-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鼻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 鼻的应用解剖学 鼻由外鼻、鼻腔和鼻窦三部分构成。 鼻腔的三维解剖结构是维持正常鼻生理功能的基础。 每侧鼻腔借助深在而隐蔽的鼻窦开口分别与4个鼻窦相通。 4个鼻窦与眼眶、颈内动脉(颅内段)及海绵窦构成复杂的解剖比邻关系。 鼻的应用解剖 外鼻(external nose)由成对或单个的软骨构成,外观呈三棱锥状。 鼻的应用解剖学 外鼻软骨支架主要由鼻外侧软骨和大翼软骨构成。 鼻的应用解剖学 骨支架由鼻骨、额骨鼻部和上颌骨额突组成。 鼻骨成对,其上缘、外侧缘、下缘分别于额骨、上颌骨额突、鼻外侧软骨上缘连接。 鼻骨后面的鼻骨嵴则与额棘、筛骨垂直板和鼻中隔软骨连接。 鼻的应用解剖学 梨状孔:鼻骨(上)与上颌骨额突(外)及腭骨突起共同形成梨状孔。 鼻部解剖学的特点 鼻尖、鼻翼及鼻前庭皮肤较厚,并与其下的脂肪纤维组织及软骨膜连接紧密,炎症时稍有肿胀压迫神经末梢,疼痛明显。 鼻尖、鼻翼处皮肤富含皮脂腺、汗腺,易发生痤疮、酒渣鼻和疖肿。 静脉回流:面静脉无瓣膜,血液可双向流动,故鼻部皮肤感染可造成致命的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鼻部的神经支配和淋巴回流 神经 运动神经:面神经 感觉神经:三叉神经第一支(眼神经)三叉神经第二支(上颌神经) 淋巴回流 外鼻的淋巴主要汇入下颌下淋巴结和腮腺淋巴结。 鼻腔的解剖 鼻腔(nasal cavity)左右各一,其冠状切面呈三角形,矢状切面上内侧壁及外侧壁均呈四边形。 以鼻内孔(鼻域)为界分为鼻前庭和固有鼻腔。 一般所指鼻腔系指固有鼻腔。 鼻腔的解剖-鼻前庭 鼻前庭前界为前鼻孔,后界为鼻内孔(鼻域),表面皮肤覆盖。 皮肤长有鼻毛,并富含皮脂腺和汗腺,故易发生疖肿。 皮肤与软骨紧密连接,一旦发生疖肿,疼痛剧烈。 鼻腔的解剖-固有鼻腔 固有鼻腔前界为鼻内孔,后界为后鼻孔,有内、外、顶、底四壁。 顶壁: 呈穹隆状 前段倾斜上升(为鼻骨和额骨鼻突构成);后段倾斜向下 (为蝶窦前壁);中段水平(为分隔颅前窝的筛骨水平板); 筛骨水平板上多孔(筛孔),又称筛板(cribriform plate)容嗅区粘膜的嗅丝通过抵达颅内。 底壁:即硬腭的鼻腔面,与口腔相隔。前3/4由上颌骨腭突,后1/4有腭骨水平部构成。 鼻腔的解剖-固有鼻腔 内侧壁:即鼻中隔,由鼻中隔软骨、筛骨垂直板和犁骨组成。 软骨膜和骨膜外覆粘膜。 利特尔区(little’s area)是鼻出血的好发部位,又称“易出血区”。 鼻腔的解剖-固有鼻腔 后鼻孔由蝶骨体(上)、蝶骨翼突内侧板(外)、腭骨水平部后缘(底)、梨骨后缘(左右后鼻孔分界)围绕而成。 鼻腔的解剖-固有鼻腔 外侧壁:由上颌骨、泪骨、下鼻甲骨、筛骨迷路、腭骨垂直板及蝶骨翼突构成。 鼻腔外侧壁的解剖 鼻腔外侧壁从下向上有三个呈阶梯状排列的长条骨片,分别称为下、中、上鼻甲,其大小依次缩小约1/3,起前端的位置则依次后移1/3。每一鼻甲的下方与鼻腔外侧壁均形成一潜在的间隙,分别称为下、中、上鼻道。 鼻腔外侧壁的解剖-下鼻甲 下鼻甲和下鼻道: 下鼻甲骨 鼻泪管 上颌窦穿刺点 下鼻甲后端距离咽鼓管咽口仅1.0~1.5CM 鼻腔外侧壁的解剖-中鼻甲 中鼻甲和中鼻道 中鼻甲基板 蝶腭孔 嗅裂(嗅沟) 总鼻道 鼻道窦口复合体 鼻道窦口复合体 以筛漏斗为中心的附近区域,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裂、筛漏斗、鼻丘以及上颌窦自然口和鼻囟门等,这一组结构被称为“窦口鼻道复合体”(ostiomestal complex, OMC)。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 鼻腔外侧壁的解剖-上鼻甲 上鼻甲和上鼻道 属筛骨结构 后组筛窦开口 蝶筛隐窝 鼻腔粘膜 嗅区粘膜: 分布在鼻腔顶中部、向下至鼻中隔上部及鼻腔外侧壁上部等嗅裂区域。 呼吸区粘膜 呼吸区所有柱状上皮,表面均有丰富的微绒毛,用以保持粘膜的湿度,杯状细胞内含大量粘液颗粒,具有分泌功能。 鼻腔动脉 眼动脉(来自颈内动脉) 又分为筛前和筛后动脉 筛前动脉横行于筛窦顶骨管中,是鼻内镜手术时筛顶的标志,其前即为额隐窝。 上颌内动脉(来自颈外动脉) 又发出蝶腭动脉、眶下动脉和腭大动脉 利特尔动脉丛:鼻腭动脉、筛前动脉、筛后动脉、上唇动脉和腭大动脉,在鼻中隔前下部的粘膜下交互吻合,形成动脉丛。为鼻出血常见部位。此区称为:利特尔区(little area) 鼻腔静脉 克氏静脉丛(Kisesselbach’s plexus):鼻中隔前下部的静脉丛。 鼻咽静脉丛(Woodruff’s plexus):老年人下鼻道外侧壁后部近鼻咽处的表浅扩张的鼻后侧静脉丛。 鼻腔的淋巴 鼻腔前1/3的淋巴管与外鼻淋巴管相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和谐润泉新天.ppt
- 1化疗毒性-消化.ppt
- 1计量经济学作业多重共线性p17.doc
- 1简述生物分离过程的特.doc
- 1解表药(发散风热.ppt
- 1临床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血象和骨髓象检验-10-.ppt
- 1淋巴瘤的超声诊断.ppt
- 1轮科护士出科试题.doc
- 1男性内生殖器包括什.doc
- 1气管插管的操作流程IC.ppt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