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部分:2013届冲刺阶段的语用与阅读的复习策略(北京卷)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处在朝廷的高位上就担忧他的子民。处在江湖边远的地方就担忧他的君主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强健的筋骨锐利的爪子和牙齿
判断“之”在文段中的意义。
一僧欲之①南海, 询于唐僧,唐僧不之②应。久之③,此僧以箪食瓢饮之④助至南海,夸之⑤于唐僧:“此何难之⑥有?”唐僧曰:“汝之⑦百折不挠, 实可钦佩。然汝之⑧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之⑨乎?”
答: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二)“乎 ”的用法
【记忆顺口溜】
【义项举例】
“乎”字有介词,语气助词两种词性。
1、句中,介词相当“于”。例如: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在,比。《师说》)
2、语气助词可以表示感叹、测度、疑问语气,可译为“啊”“吧”“吗”等;也可以在句中表停顿,不译。例如:
①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感叹语气,啊)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测度语气,吧)
③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疑问语气,吗)
④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辞》)(表停顿)
【考考你】
判断“乎”在文段中的意义。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①?然吾曾见一人,其家世代捕蛇,已多人死乎②是,然其仍从此业,吾问其故,其曰:“以此可塞赋敛。”可见,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③!而王胡为乎④如此好乐?若恢恢乎⑤王于理事必有余,则王之所为,宜也。臣之驽顿,所言多谬,王能谅之乎⑥?
答:① ;② ;③ ;④ ;⑤
(三)“者 ”的用法
【记忆顺口溜】
【义项举例】
“者”字有3种用法:
1、代词,指代人、物、事、时间、地点,组成者字结构构成名词性短语。例如:
①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为学》)(富的,穷的)
②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指南录后序》)(来的人)
③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察今》)(过江的人)
2、代词,放在主语后面,表示原因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之非常也。(鸿门宴)
3、代词,放在数词后,翻译为“个”“样”。
如: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4、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起提顿作用,先用“……者”提出在说明的事物,稍微停顿一下,然后说明或论断。“者”“也”连用,表示判断。例如:
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5、有时放在时间副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例如:
①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考考你】
判断“者”在文段中的意义。
李白者①,诗仙也。为当国者②所拒,遂游于此山。今者③,山中与幽人对酌,乃一浇其心中块垒也。力士脱靴,国忠捧墨,诗讽杨妃,此数者④乃其得罪之源,亦其个性之抒扬,故虽仕途失意,仍不辍伟志,发之于诗,其诗传于后世者⑤不可胜计,遂就其万世英名。
答:① ;② ;③ ;④ ;⑤
(四)“也”的用法
【记忆顺口溜】
【义项举例】
“也”是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示感叹、判断、肯定、疑问语气;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例如:
①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庄暴见孟子》)(感叹语气)
②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左忠毅公逸事》)(判断语气)
③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左忠毅公逸事》)(肯定语气)
④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疑问语气)
⑤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句中表示停顿)
【考考你】
判断“也”在文段中的意义。
“师道之不传也①久矣,汝何以能复之也②?”“吾将劝勉督责以行之也③。”“汝之言,金玉也④。汝之心胸,吾辈何能及也⑤!”
答:① ;② ;③ ;④ ;⑤
(五)“其 ”的用法
【记忆顺口溜】
【义项举例】
“其”字有代词、连词、副词三种词性。
1、用作代词,可用作第一人称,译为“我(的)”“自己”;可用作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湖南省长沙市2025届高三新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pdf VIP
- 正方体的11种展开图--A4直接打印版.docx VIP
- 《商品学》(第2版)1-11章题库章节练习题答案全书测试题参考答案含原题.pdf VIP
- 23ZG210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空心方桩.pdf
- 心理咨询师考试发展心理学知识习题.docx VIP
- 02S515排水检查井图集 .docx VIP
- (高清版)DG∕TJ 08-2165-2015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docx VIP
- 3.3.5患者参与医疗安全(达B档).doc VIP
- 道口开设施工合同5篇.docx VIP
- 九一八国旗下演讲稿《勿忘国耻吾辈自强》.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