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科技大学校史知识竞赛题库
?江苏科技大学校史知识竞赛题库1933-2014(内部参考资料)
到2014年,江苏科技大学已经走过81年路程,抚今追昔,今昔迥然。今天,当我们拾起历史的片段,在岁月的流转中,足以感受这所大学历经大半个世纪的沧桑巨变——
孜孜以求实业报国 殚精竭虑抗日图存
上海私立大公职业学校时期
(1933-1952)
(一)实业报国创大公 成绩昭明受嘉许
1933年,江苏科技大学的前身——上海私立大公职业学校在上海市乔家浜创立。创办人林美衍先生“鉴于我国生产事业之落后,专门技术人才之缺乏,不能使中国工业化而跻于世界列强之林”,专门与当时的上海市党部委员吴开先商议,并召集志同道合者许恒、张桐等,秉承实业报国信念,以“培植中等技能促进生产教育并注重严格训练”为宗旨,合力筹办私立大公职业学校。创办者们公推林美衍先生为校长。草创伊始,仅在上海南市乔家浜租赁了几栋民房暂行招生上课。分机械、土木、商业及应用化学四科。
1934年春,因得时任上海市长、吴铁城、社会局长吴醒亚及沪绅杜月笙、实业界巨子吴蕴初等赞助,于南市局门路兴建校舍及实习工厂。当年秋季开学,学生增至七百余人。办校以来,贯彻“使一般青年,退则为社会生产之份子,进则为国家建设之人才”的教育方针,因而成绩昭明,声誉丕张,深为教育当局及各界人士所嘉许。
(二)战乱危急迁三处 艰难办学烽火中
1937年“八一三”松沪战争爆发。学校因与江南造船厂毗邻,目标显著,时有敌机袭击。为避免牺牲,学校决定先迁至法租界霞飞路1968号(今淮海中路)临时校舍上课,同时将学校图书仪器及工厂机器材料迁入租界,以保安全。其他各项器材因战时缺乏交通工具,未及移出的均遭损失,而幸存的校舍很快被敌军占领。此时因受战事影响,学生骤减至五百人。随着上海战争形势进一步危急,为安全起见,政府当局下令将上海市私立大公职业学校一部分迁往四川省重庆市;一部分迁至浙江天台县溪南创设大公中学,租赁房屋专办普通科;留沪部分继续于“法租界地”霞飞路办学。
1937年,林美衍校长于浙江天台县之溪南创设大公中学,一面招收战区失学青年,一面准备在必要时将沪校迁来合并。11月1日天台分校开学,招生380余人,强调实施战时教育“为当前教育者报国之方与努力之目标”,并提出“为救亡工作而学习”、“一切学习当以救亡工作为中心”的指针。编写校歌歌词为:“我们在烽火中成长,我们在烽火中教育,一面学习、一面工作,一面抗战。维我大公作育人才,维我大公唤起民众,复兴民族,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抗战国建,人人有责。我们在工作中学习,我们在抗战中建国。”
1937年12月,南京失陷,国民政府采取了内迁重庆政策,而战时技术人才的培养与生产事业的发展成为迫切需要,在当局资源委员会的督促与协助下,林美衍校长携同校务主任许恒、实习工厂厂长傅锡康,雇民轮将学校的教育器材及工厂机器自内河运至镇江,然后自镇江由太古公司武穴轮运抵汉口,最终于1938年4月,由长江运抵重庆。从小路来渝的学生工人亦众多,暂时于绣壁街觅址,先行开工,以增加战时生产。不久后,迁至重庆市郊小龙坎新址。10月10日正式上课。小龙坎校址占地四百余亩,建筑方面一开始仅落成工厂办公厅楼房一座、机器工场二座、翻砂工场二座,以供学生实习及协助当局政府制造军工机械。校舍因经费紧张,临时搭建十六座草棚,未用一年,均已朽坏。学生中有很多患上寒湿疾病。于是林美衍校长又多方设法,并得到振济委员会的协助,于次年建筑口字型楼房一座,定名“嘉惠楼”,以供教室及办公室之用,很快又陆续兴建教职员宿舍楼房一座、学生宿舍平房五座、膳厅一座,校务开始运转正常。
1938年8月,日伪上海当局通令租界各学校向伪市教育局登记备案,企图加以控制,先后有大公职业学校等百余所中等以上学校联合登报声明,拒绝向伪政府登记。
1939年2月,学校留沪部分因原租赁的校舍不敷应用,又改租上海汉口路131号庆云大楼办学,学生人数增至500人左右。因校长林美衍忙于重庆分校事务,董事会另推施督辉为副校长,主持上海留守部分的校务。6月,留沪部分的第四届100余名学生毕业,学校为此专门编辑印制了一本纪念册,校长林美衍等领导为纪念册作序,副校长施督辉撰写了校史,更有当时社会各界诸多名人为纪念册题词,其中抗日名将谢晋元题词:“国家至上,民族至上”;著名教育家陈鹤琴题词:“学以致用”。
1944年5月2日,林美衍校长因病逝世,董事会公推许恒继任为校长。
1945年2月,重庆分校编辑印制“重庆大公职业学校一览”手册,内容包括:大公校训、大公校歌、大公校史、行政组织系统表、组织大纲、校务会议规程、校务管理大纲和教职员服务规约等各类规章制度28项。其中校训明确为“敬公奋朴”,校歌歌词为:“爱我大公,旭日初隆,敬公奋朴,允执厥中,锻炼健全体智,培养勤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doc VIP
- 《中华民族大团结》(初中)第10课伟大梦想共同追求教案.pdf VIP
- 中外教育理论名著选读.docx VIP
- 专业音响完整系统的安装与调试.doc VIP
- 西门子12001500PLC用触摸屏按钮触发启动PID的自整定编写方法程序示例.docx VIP
- 《中外教育名著选读》模拟试题.docx VIP
- 中兴接入网和epon b ch zxa10f822产品介绍23p.pdf VIP
- 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ppt VIP
- 环境学第2版-左玉辉-教学课件-第2讲 水环境.ppt VIP
- 小米质量保证工程师岗面试题库参考答案和答题要点.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