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28日腹组交.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10-28日腹组 放射科 病例 放射科号: 1064316(4596963) 病史:患者女,72岁,20年前发现胆囊结石,平素无明显症状,未予治疗,近日体检B超发现胆囊多发息肉样病变,来我院诊治。 手术记录 脐上切口1cm,穿刺气腹针,抬起肝,见胆囊大,胆囊三角内肝脏面突出肿物,外观与胆囊相似,分离粘连网膜,肿物与胆囊内侧壁粘连,嵌于胆囊管、肝总管、肝下缘与第一肝门肝蒂间,突向肝内,肝总管侧粘连致密,范围广,仔细分离肝总管,逐步剥下肿物。 冲洗后见肝总管右前壁与肿物粘连最为致密处似有极微小开口,表面略黄,未见胆汁流出,完整切除胆囊。 病理 标本:肝门部肿物直径约3cm,囊性,内为乳白色液,无胆汁,内壁光滑。胆囊呈葫芦形中间狭窄,内多发黑色不规则结石,壁内结石嵌入,内壁未见肿物。 大体:胆囊1条,已剖开,长8cm,周径3cm,浆膜面光滑,粘膜细绒毯样结构,内见少许黑褐色结石。另附囊壁样组织1块,3*2.5*0.1cm,内容物已流失,内外壁均光滑,壁厚0.05cm。 (肝门部)胆管黏液性囊腺瘤;慢性结石性胆囊炎 胆管囊腺瘤 biliary cystadenoma 概述 胆管囊腺瘤(biliary cystadenoma)是少见的肝内外胆管源性肿瘤,多发生于肝内胆管,罕见于肝外胆管, 文献报道占全部肝脏囊性病变的 5 %。 多数患者为中年女性,40-50岁多见。 该病变可以发生在肝内或肝外胆管,85 %发生在肝内胆管。 该肿瘤为良性,生长缓慢,多数学者认为该病有恶变潜能。 病因 多数文献认为胆管囊腺瘤起源是先天性的,来源于胚胎期发育异常所形成的肝内迷走性胆管;胚胎时期原始前肠在肝内退化后残余组织异常增生; 亦有文献报道称其与后天性病因有关,如对某些肝脏灶性损伤的反应,或胆管炎性增生及液体潴留囊性扩张所致,而且女性多发提示其可能与激素影响相关。 病理 大体:多为囊性,包膜完整,单房或多房,囊肿与肝内胆管大多不相通,内含浆液或者粘液样液体。 光镜下表现为:①内衬上皮为单层或复层柱状或者立方、甚至扁平上皮;②上皮下为致密的增厚的基质,增厚的基质为间叶基质,内含血管、神经、脂肪和平滑肌的间质组织,部分女性患者尚可见类似于卵巢的间质。③由致密的胶原纤维构成的外膜。 临床表现 肿瘤较小时无明显临床症状。 肿瘤较大时压迫周围脏器,可引起上腹不适、腹痛、腹胀;若压迫肝外胆道系统可引起寒战高热、黄疸等胆道梗阻症状。 肿瘤内出血或自发性破裂时患者有急腹症表现。 影像学表现 CT:肝内或肝外囊性占位,薄壁,内呈单房或多房,CT值30Hu,有分膈或附壁结节,部分囊壁或分隔可见钙化,增强扫描后可见囊壁及分隔强化,并可见延迟强化。 MRI:囊内出血或粘液蛋白含量较高 T1WI 呈高信号,浆液成分呈低信号,囊壁及囊内分隔 T1WI 呈等或低信号,T2WI 呈低信号。壁结节 T 1WI 呈等信号,T2WI 呈稍高信号。 治疗 目前囊腺瘤手术切除肿瘤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囊肿必须完整切除。 如影像学检查提示肝内胆管囊腺瘤特别是囊腺癌,应根据病灶部位选择肝段或肝叶切除术等根治性手术切除。 如术前考虑为单纯性囊肿拟行囊肿开窗引流术,术中发现囊内为胶冻样黏稠液体,囊壁厚薄不均或有乳头状突起者,需警惕胆管囊腺瘤或囊腺癌的可能。 鉴别诊断 单纯肝囊肿:囊壁薄且均匀、内无分隔或乳头状物,增强扫描无强化。 肝脓肿:多有反复寒战高热史,肝区有明显叩击痛,囊壁厚,增强扫描可见环形强化。 肝内胆管乳头状瘤:与胆管相通,乳头状肿物生长于胆管壁上,而本病大部分与胆 管不相通,乳头状物位于囊肿内壁上。 Caroli病:先天性的肝内胆管囊状扩张性 疾病,与胆管相通。 谢谢 * * 肿瘤主要位于右肝前叶上段,大小约 11 x 10 cm,质地韧,部分呈囊性,色黄、边界尚清,包膜完整,术后剖开肿瘤见剖面多个分隔,腔内充满大量淡黄色浑浊囊液。 囊腺瘤衬以单层立方至高柱状产生黏液的细胞,而囊腺癌多衬以小肠型上皮(含杯状细胞和潘氏细胞) ,伴有不同程度的异形及核分裂。关于肝胆管囊腺瘤恶变的问题,国内外文献有不同看 法,但多数学者认为该病存在恶变,所以当镜下见肿瘤细胞失去极性,明显的异型性并伴有病理性核分裂,可见肿瘤细胞向间质内浸润,另外见内衬上皮为肠型,包括潘氏细胞和杯细胞 等等情况,应注意胆管囊腺瘤恶变。 病 理 诊 断:(肝)胆管粘液性囊腺瘤伴陈旧性出血。周围肝组织见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小胆管增生及多量炎症细胞浸润。 囊壁间隔增厚、壁上结节或乳头状突起、囊内出血以及伴粗大钙化者多考虑为恶性的胆管细胞癌 图 1 肝胆管囊腺瘤 CT 平扫表现, 图 2 肝胆管囊腺瘤 CT 增强表现, 箭头所示为囊壁乳头状突起及分隔 箭头所示为增强后病灶内逐渐强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