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北省河流调查问卷
河北省河流调查问卷
1、河流名称:卫河
2、流经区域:
卫河有两源,一出辉县市苏门山麓,一出博爱县的皂角树村,两源于新乡县合河村西合流,在浚县淇门与淇水合流,在安阳县与洹水合流,在汤阴与汤水合流,由淇河、洹河(安阳河)、汤河等十余条支流汇集而成。合河以下干流长283公里,流经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汲县(卫辉市)、浚县、滑县、汤阴、内黄、清丰、南乐,以及河北省魏县、大名和山东省冠县,于徐万仓处与漳河汇流后称卫运河,卫运河全长157公里,至四女寺枢纽又分成南运河和漳卫新河两支,南运河向北汇入子牙河,再入海河,全长309公里;漳卫新河向东于大河口入渤海,全长245公里。
通常所称卫河,指上游的河南新乡的合河乡到山东馆陶的秤钩湾一段,广义卫河包括上游的卫河,以及中游的卫运河、下游的南运河,统称为卫河。卫河是海河的最大支流,全长900公里,流域面积15830平方公里,西北部山区,面积6280平方公里,东南部平原,面积9010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淇河、汤河、安阳河等,呈梳齿状分布于干流左岸,源短流急,洪水突发性强。干流弯曲,河槽窄深,是一条蜿蜒型河道。最小流量15立方米/秒,最大流量150立方米/秒卫河历史悠久,是一条经过沧桑的河流,它是由古代清河、屯氏河、白沟、永济渠演变而来的,淇门以下卫河前身为白沟,系黄河故道。 卫运河在战国时称为清河或清水。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在他著述的《水经注》中叙述得十分详尽,就连两岸的名胜风光也描述得淋漓尽致。 汉代称屯氏河,曾是黄河故道。《辞海》(1999年版)载:“屯氏河,黄河下游故道之一。西汉元封后,黄河北决于馆陶,分为屯氏河,东北流至章武(今河北黄骅市西北)入海”。“隋炀帝时开永济渠,其今在山东境内一段,一部分是利用屯氏河故道修浚而成。”山东师范大学安作璋教授在1986年给临西县水利局徐登阶信中称“据有关资料,现在的卫运河自临清经武城至故城一段,应即是利用屯氏河的河道。”建安九年(204年),曹操遏淇水入白沟,发展航运,基本形成了今天卫河的态势。 至隋唐两代成为永济渠,包括宋代所称的御河,其治理均旨在发展漕运,对我国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
就在距今约一千年前的隋朝,河道变化最大。大业元年三月二十一日(605年4月14日),隋炀帝发动数百万人开挖大运河,至大业六年(610年)完成,全长近2000公里。大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4个部分。新乡至卫辉的清水就是开挖后才成为永济渠的一部分。运河的开挖,不全是重新“开凿”,大部分属于疏浚、拓宽、修整等,它给南北水运带来很大的便利,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是我们中华民族水运史上的重要篇章。当时江淮以南的役夫和船只以及漕运、兵甲、武器、兵士等都是通过永济渠运往涿郡的。大运河因为是隋炀帝下诏所开,所以唐宋时人们又称其为“御河”,作为御河一部分的清水河,清水之名渐渐消失了。 至元明时期,卫河的称呼逐渐稳定下来。
明代时,沁水断流,主要水源依靠百泉,其流经的地方又多在春秋时的卫国,所以改称卫河,系天然河流。元明时期,卫河航道已显得十分重要。为补充卫河水源,引丹河水济卫,并限制百泉灌溉用水。卫河在明、清时代都设有专门管理机构,掌管“济漕、灌溉”事务,并进行过多次疏浚。卫河航运对工商业的发展曾起过重要促进作用。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后,由于道清、京汉铁路的通车,卫河航运受到影响,水运事业日渐萧条。1938年(民国27年),日军侵占后,卫河航运基本上处于停顿状态。 水利水患 卫河全长900公里,流经四省一市,其中流经的河段就有0公里。千百年来,它哺育了,繁荣了的人类文明,是大地的母亲河。 卫河兼有饮用水、渔业、灌溉、排涝、航运、美化环境等六大功能,是造福于人民的幸福河,也是人民的母亲河。卫河也是一条友谊之河,她把友谊之水及时送往天津市民面前,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正当天津人民处在缺水的紧要关头,人民通过卫河的引黄济卫工程—人民胜利渠,把黄河之水输送到天津,以解天津市民用水之急。卫河水系配套完整,地区的农田灌排系统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相继完成,农田灌溉实现了双保险,农田改造为旱能灌涝能排的高产稳产田,是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卫河不仅哺育了,同时也拯救了。历史上历次因沁河大水泛滥,洪水经获嘉到,都由卫河接纳下泻,疏导出境。从而减轻了灾害,拯救了大地。
卫河航运有着悠久的历史,的水运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是的交通大动脉,航船发展到1700余只,年货运量83.6万吨,客运量6.87万人次,曾出现过300匹马力的中型火轮和300吨的大型柏木巨船,20多纤夫的宏大壮观拉船队伍,船呼号子声动数里。 卫河水一直是清澈见底,常流不息,最小流量15立方米/秒,最大流量150立方米/秒。卫河是条美丽的河,充满生机的河,水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