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与政府干预.ppt

第七章 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与政府干预.ppt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国家调节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历程 国家对经济生活全面调节的手段、目标和影响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模式 第一节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划分标准:人类发展指数。“ 人类发展指数”超过0.9为发达国家,超过0.85为准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预备队) 欧洲(23国): 挪威(0.971);冰岛(0.969);爱尔兰(0.965);荷兰(0.964);瑞典(0.963); 法国(0.961);瑞士(0.960);卢森堡(0.960);芬兰(0.959);奥地利(0.955);西班牙(0.955);丹麦(0.955);比利时(0.953);意大利(0.951);列支敦士登(0.951);英国(0.947);德国(0.947);希腊(0.942);安道尔(0.934);斯洛文尼亚(0.929);葡萄牙(0.909);捷克(0.903);马耳他(0.902)    美洲(3国):加拿大(0.966);美国(0.956);巴巴多斯(0.903) 亚洲(3国):日本(0.960);新加坡(0.944);韩国(0.937)    中东(5国):以色列(0.935);科威特(0.916);塞浦路斯(0.914);卡塔尔(0.910);阿联酋(0.903 大洋洲(2国):澳大利亚(0.970);新西兰(0.950)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特征: 生产力高度发展 生产关系进入垄断阶段 社会经济结构十分稳定成熟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初——经济恢复期 50年代中期~70年代初期——经济高速增长期 70年代中期~90年代初期——经济滞胀及调整期 90年代以来——新经济的增长与发展时期 一、经济恢复期 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恢复较快的原因: 1、拥有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和人力资源 ①战前工业发达,虽经战争破坏,但工业基础尚存 ②战前就拥有丰富的高素质劳动人口,战后又出现了人口回流及移民等,补充了战争造成的劳动力损失 2、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混合 经济”体制 ①国家干预宏观经济日常运转过程 ②推行国有化政策 ③推行经济计划化 ④推行“福利国家”等社会经济政策 3、美国的扶持 ①对战败国推行“不赔偿主义”,减轻其经济负担 ②对欧洲国家推行“马歇尔”计划,提供大量援助 ③主导建立国际经济组织,为西欧日本的经济恢复提供国外资金和市场 二、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1、这一时期的特征: 经济高速增长 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 被称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 2、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 ①科技进步 ②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运用的成功 三、“滞胀”与调整时期 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滞胀 ①“滞胀”(stagflation):经济发展停滞、失业增加和通货膨胀三种现象并存 资料:两缺口模型和菲利普斯曲线 根据凯恩斯理论,国民经济存在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两个缺口:在有效需求不足,即存在通货紧缩缺口时,会出现失业和资源的闲置;反之,在需求过度,即存在通货膨胀缺口时,会达到劳动力和其他要素充分就业。通货膨胀与失业不并存。所以凯恩斯主义因此无法解释“滞胀”现象。 为了寻找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存时的经济政策,西方经济学家借助菲利普斯曲线说明失业与通胀的交替关系。这一理论是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于1958年提出的。他根据英国1861-1957年的统计资料,描绘出一条表示失业率与工资变动率之间反向关系的曲线。由于西方学者认为,物价上涨与货币工资的增长率有关,所以该曲线又代表物价上涨或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的反向关系,即二者可以并存,但是有替代关系,社会经济必须采取一定政策,使二者均处于可接受的范围内,否则社会将不安定。 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 ⑴ 政府无法在同时解决通货膨胀和失业问题,微观经济主体不应有过高的奢望; ⑵ 如果政府愿意在一方面(如失业率)付出代价的话,那么,另一方(如通货膨胀)肯定会获得改善。 ⑶ 政府可以在二者之间选择较为合适的组合(萨缪尔森、索罗) ②“滞胀”产生的原因 凯恩斯主义:来源于供给方面 石油危机导致物价上涨 工资提高过快,拉动物价上涨和失业增多 货币主义学派:各国政府不断采取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带来的通货膨胀预期所致; 供给学派:凯恩斯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一方面导致政府支出从而总需求增加,另一方面政府税收的提高降低了微观主体的投资和工作意愿,导致失业率提高。 石油危机(石油资源也是世界经济研究的重要内容) 石油危机为世界经济或各国经济受到石油价格的变化,所产生的经济危机。196

文档评论(0)

16588w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