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影视动艺术鉴赏》
本章学习目标 影视动画与一般影视作品的区别 影视动画的主要表现特点 影视动画的鉴赏 第一节 影视动画与一般影视作品的 区别 一、形成动画的基本元素 以单个画幅作为基本单位 以画面运动为特征 其形成机理为视觉暂留原理 第二节 影视动画的主要表现特点 想象、夸张、创意是影视动画内在的本质特点 不仅仅局限在题材的选择上,而是更多地体现在影片故事架构、情节编排、人物造型设计等艺术创意上 主要表现为: 拟人. 把事物人格化 反常规. 逆向思维,改变事物的故态 夸张. 对事物的形态、特点作高强度的畸变 第三节 影视动画的鉴赏 一、对影视动画鉴赏独特性的若干认识 审美心里活动的差异性更为明显 双重建构的特殊性不容忽视 作品的客观价值链更为明晰 鉴赏主体的作用更加重要 二、影视动画鉴赏过程的完整链条 审美直觉与感受阶段 审美体验与理解阶段 审美超越与升华阶段 本章学习目标 动画片(狭义) 水墨动画 偶动画 黏土动画 剪纸动画 计算机3D动画 第一节 动画片(狭义) 动画的最初级形态和基本制作工作的“奠基 者” 优势: 形象和动态的设计上拥有最大的自由度,不受材质的制约 形式上的任意变形和夸张,使之使用的故事题材范围相当广泛 劣势: 线条和色彩趋于齐整,视觉效果比较单一 难以制作出大场面、有透视效果的镜头 第二节 水墨动画 独特的笔墨意趣、鲜明的中国气派和民族 形式成为动画的“中国学派”的典型代表 优势: 对审美意境的追求作为动画语言的最高目的 极简的表现手法给观众提供无限遐想的空间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与物高度和谐统一 劣势: 难以呈现动画片假定夸张、饱含动作张力的特色 选材和叙事范围狭窄,戏剧性缺失,增加了现代精神包装的难度 制作工艺十分繁复,需要大量的时间、资金的支撑 第三节 偶动画 逐格拍摄,也称“定格动画” 偶动画历史源远流长,而且遍布甚广 前苏联、捷克、中国等 优势: 拥有多元的表达方式,三维立体感强 制作成本相对较低,富有民族特色 劣势: 受材质等制约,仿真程度不高,不如手绘动画灵活、细腻 制作程序比较复杂,难以形成市场化生产 第四节 黏土动画 偶动画的一种,制作形象的材质主要是黏土 艺术特性: 黏土质地柔软,有很强的可塑性,易于成形和变形,造型和人物表情都可以刻画得生动形象,是偶动画中最活跃的一枝 高温下容易变形 第五节 剪纸动画 融合皮影戏、剪纸、动画等艺术之长而发 展起来的一种样式 中国剪纸动画成就斐然: 20世纪50年代,万氏兄弟风靡一时 20世纪80年代,成熟的民族风格和高超的艺术技巧使之达到了又一次高峰 艺术特性: 独特的装饰风格和纹理图样,时常别具一格 风味别致,在表现民间故事、寓言传说上具有显著优势 受材质的限制,故事内容只能在二维空间展开,缺乏立体质感 人物动作过于简单,缺乏弹性,难以表现细腻真切的表情 第六节 计算机3D动画 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审美形式上的显著优势: 表现手法多样,且使用更方便 在表现物理空间或者人物形象上拥有更为出众的视觉效果 技术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不断刷新人们对动画的传统感知 具有强大的原创优势,“虚拟”成为一种常态 本章学习目标 把握主题的内涵构成 把握主题的基本要求 把握主题在不同文化形态下的演绎 第一节 把握主题的内涵构成 一、主流动画片的主题 爱的共鸣 对人的情感的关注,对人类之爱等母题的关注 自我的觉醒和成长 找回自我——寻找自己之所以成为自己的理由 《海底总动员》 人与自然 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追索 战争与人性 战争对人性和文明的摧残 科技伦理 探求人的主体地位和生命价值 《风之谷》 二、艺术短片的主题 内容和形式力求出奇出新 侧重哲理性的思辨和特殊情绪的渲染 篇幅短小,内容精悍 第二节 把握主题的基本要求 一、主题的直观性 常规电影要求主题“内向化” 藏匿得越巧妙、越隐晦越好 动画主题则更多“外向化” 以直观化的形式加以展现,以保证各年龄层次观众的理解 二、主题的丰富性 多主题 正主题和副主题 互相渗透互相交织 主题的多义性 主题本身的模糊性 以及观众对主题理解和认识的开放性 三、主题的独特性 结构内容方面的“集成”和“补缺” 简单故事 奇思妙想 创新方式多种多样 变异 置换 提升 第三节 把握主题在不同文化形态下 的演绎 一、中国动画主题的特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质检验检测行业全景调研与投资策略研究咨询报告》【目录】.doc
- 《中考作应试策略》ppt课件.ppt
- 《交通媒的分析与启示》.doc
- 《人体运能力检测与评定》.doc
- 《人物素基础》教案.doc
- 《企业战管理》选择题.doc
- 《会计二胡艳毕业设计任务书》.doc
- 《会计学理-基础会计学》ppt教案&练习册答案 彭浪-第二章 会计科目与.ppt
- 《传播研方法》资料.doc
- 《再别康》导学案.doc
- 百货商场数字化运营与顾客消费场景创新报告.docx
- 2025年共享自习室学习氛围营造与团队合作策略分析.docx
- 2025年医疗设备采购市场用户决策因素洞察与供应商评估模型构建研究.docx
- 家居用品电商2025年跨境设计定制服务市场国际化发展策略.docx
- 家居用品电商2025本土化市场拓展与品牌形象塑造.docx
- 民航疲劳管理课件.pptx
- 家居用品电商2025年跨境设计定制服务市场增长动力分析.docx
- 福建省福州市某中学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含解析).pdf
- 2025年钢铁行业绿色生产模式及节能减排策略研究.docx
- 家居用品电商2025本土化品牌战略布局研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