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同工不同酬概述
中文摘要
同工同酬权是一项基本人权。坚持同工同酬原则有利于促进社会平等、协调劳资关系与建设和谐社会。同工同酬建立在“同工”、“同酬”的基础上。同工同酬包括同值工作同酬,也允许劳动报酬的合理差别。中国同工同酬立法尚不完善,应从立法、行政、司法三个角度加强同工同酬权法律制度建设,强化劳动者同工同酬权的法律保护。Equal pay for equal work is a basic human right.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equal pay for equal work isconducive to the promotion of social equality,coordination of labor relations and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E-qual pay for equal work based on “equal work”and“equal pay” basis. It is not only including equal pay for work ofequal value,but also allow a reasonable remuneration difference. China equal pay for equal work legislation is notperfect,so we have to strengthen the legal system and the legal protection to the right of equal pay for equal workfrom the legislative,utive and judicial point of view.
身份分配薪酬的劳动分配制度,同一个单位,同样的工作,但因为身份的不同,收入就相差好几倍,这就是所谓的身份歧视。
1.3 同工不同酬现象产生的原因
“同工不同酬”问题由来已久,但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内涵。就其本质而言,同工不同酬是身份社会的遗毒,是契约社会的身份印记。
1.3.1 同工不同酬的历史发展
同工不同酬源于我国解放初的城乡分割制度。那时就已形成了工农差别,城乡差别,户籍身份管得极严。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大批农民涌入城市打工创业。然而,由于城市资源的紧缺和出于对“城市人”利益的保护,户籍制度成为限制人口自由流动的门槛,“农民工”遭到了严重的身份歧视。这也为实行“同工不同酬”埋下了种子。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不再适应,社会进入转型。198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广开门路、搞活经济,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若干决定》中指出,“要实行合同工、临时工、固定工等多种形式的用工制度,逐步做到人员能进能出。”从19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我国又开始了国企改革;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也进行了改革;为严格编制管理,引进竞争机制,推行了新的人事制度和社保制度。于是,在市场化进程中,旧有的固定用工机制尚未完全打破,新的用工形式又开始实行,这便出现了“同工不同酬”的“用工双轨制”。
1.3.2 同工不同酬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是
二是
三是
1.4 同工不同酬带来的危害性
1.41 从经济角度看, 人为产生贫富差异并形成累积效应,加剧两极分化。
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原来分为城市和农村两个市场,户籍大门放宽后,这两个市场的差别逐渐消失,但由于人力资本投资不足,低端劳动力过剩,城市劳动力市场内部出现了二元的劳动力市场。一个是由国有企事业单位具有正式编制的体制内人员组成的一级市场,另一个是由包括农民工和城市临时工的体制外人员组成的二级市场。在一级劳动力市场里,有正常的升迁,分享单位全部利益,包括单位的创收和福利;而在二级劳动力市场里,人才实际上流动不了,也没有升迁机会,分享不到剩余利益。
近年来,正式编制人员的工资和福利根据国家政策不断提高,而编制外人员的权益却得不到保障。显然,这种收入差距的加大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感,使两极分化日益严重,并且由于累积效应而形成恶性循环,最终使社会矛盾激化,社会环境恶化。
1.4.2 从政治角度看,人的基本权利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和实现
长期以来,同工不同酬造成的不仅仅是身份地位的不同和经济收入上的差异,更深层的是政治上基本权利的保障和实现。由于用工双轨制,用人单位往往没有把体制外人才当作“自己人”,因而在诸如选举、评优、表决,以及单位重大事件的知晓权等方面采取两套不同的作法,甚至剥夺了他们这些最基本的权利。因为不是正式编制,即使他们最出色,也享受不到晋升、再教育和参加培训的机会;因为没有编制,不但户口、人事档案等无法解决,而且自己没有稳定感,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