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课件-第五章海洋环流.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pt课件-第五章海洋环流

第五章 海洋环流 一、定义及分类 1.海流:海水大规模相对稳定的流动。 2.分类 按成因分:密度流,风海流,补偿流 按受力分:地转流、惯性流; 按发生区域:赤道流,陆架流,东西边界流等; 按运动方向:上升流,下降流; 按海流温度与周围海水温度差异分:寒流,暖流等 二、影响和产生海流的力 引起海水运动的力:重力,压强梯度力,风应力,引潮力 海水运动后派生的力:科氏力,摩擦力 1 重力:地心引力与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的合力。习惯上将单位质量物体所受重力称为重力加速度,以g表示。与纬度和海水深度有关:海面上赤道到极地差为0.052m/平方米,在中纬度,海面与10km深处的差为0.031m/平方米。因此,在海洋研究中,一般视其为常数9.8m/平方米 重力势:从一水平面逆重力方向移动物体到另一高度所做功。 等势面:位势相等的面叫等势面。 水平面: 处处与重力垂直的面。 海平面:海洋表面的平均位置。 2、压强梯度力 等压面:压强相等的面。 压强梯度力:水体所受静压力的合力; 单位质量水体所受的静压力的合力:与等压面垂直,指向压力减小的方向。即与压强梯度方向相反。 正压场:等压面与等势面平行 斜压场:等压面相对等势面发生倾斜时。 海洋内压场:由海洋中密度差异形成的斜压状态。在海洋上部斜压性很强。 外压场:外部原因(风、降水、江河径流)引起海面倾斜产生的压力场。 3、风应力:切应力,将大气动量输送给海水,目前,只能以经验公式给出 4、科氏力:因为地球自转而产生的偏转力 5、摩擦力:分子粘性力和湍流粘性力 三、海水动力学方程 (一)地转流 均匀海洋中地转流 1、地转流定义:压强梯度力水平分力与科氏力达到平衡时的稳定流动。 2、特点: 1)地转流流速大小与等压面和等势面的夹角的正切成正比,与科氏参量成反比; 2)沿两面的交线流动,北半球流向偏在压强梯度力水平分力右方90度; 3)在北半球,面向流去的方向,右面等压面高,左面低。 4)内压场引起的等压面倾斜主要体现在海洋的上层,随深度增加而减小。外压场引起的等压面倾斜则直达海底。 二层海洋中地转流 1)等压面倾斜与等势面倾斜方向相反,若上层流速小于下层流速,倾斜方向相同。 2)流向沿三面交线流,且面向流去方向右面密度小,左边大。右边温度高,左边低。 (二) 风海流(Wind Driven Current) 无限深海风海流(亦称漂流)(Wind Driven Current of DeepSea/Drift) 艾克曼(Ekman)于1905年根据南森在北冰洋考察时发现冰的漂流方向与风向不一致。 1、定义:海水摩擦力(friction)和科氏力(Coriolis)平衡时的稳定流动。 假定:I.均匀;II.海区无限宽广,海面无起伏;III.风场均匀,只沿x方向吹;IV.只考虑垂直涡动粘滞系量引起的水平方向的摩擦力,且视为常数;V.科氏力不随纬度变化。 2、空间结构: 1)表层流速最大,流向偏向风向的右方45度; 2)随深度增加,流速逐渐减小,流向逐渐右偏; 3)至摩擦深度,流速是表面流速的4.3%,流向与表面流向相反,可忽略; 4)连接各层流速的矢量端点,构成艾克曼螺旋线(Ekmanspiral)。 浅海风海流 水深越浅,从上层到下层的流速矢量越是趋近风矢量的方向。 风海流体积输运 无限深海风海流垂直风向输送,北半球在风向的右边,南半球相反。浅海风海流存在岸、底摩擦,在x,y方向都有输送。 风海流的附效应 升降流: 1)顺岸风 2)气旋与反气旋 3)辐散、辐聚带等引起 (三) 惯性流 科氏力和加速度达到平衡,流速、流向,水质点运动是等速圆周运动 对方程式积分: 1.轨迹是圆形 2.半径为:与纬度有关。 3.周期: 4.频率: 5.北半球为顺时针旋转,南半球相反。 6.中纬度惯性流:周期为17-18h,半径1-10km. 四 大洋环流及水团结构 (一)大洋环流的成因 风生大洋环流:风应力驱动,密度差异控制建立起的环流。 西向强化理论.科氏参量随纬度变化。 Stommel理论:1948,风应力、铅直湍切应力及科氏力等的平衡关系。将大洋视为等深矩形风应力随纬度变化。 Munk理论:1950,考虑均质大洋边界侧向摩擦力作用,将北太平洋为三角形,得到与实测海流相似的结果。 热盐环流:密度差驱动的环流(包括风、热通量、水通量及海洋内部混合等) 由温、盐变化引起的环流。相对而言,在大洋中下层占主导地位。 大洋主温跃层稳定性: 低纬海区有净的热输入,表明深层有冷水上升,有效阻止热量从表面向下扩散。使跃层深度保持稳定。 (二)海洋表层环流的地理分布 1、副热带海区反气旋式环流(Anticyclone circulation): 太平洋(Pacific)、大西洋(Atlantic):南半

文档评论(0)

bgl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