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高中语文 第10课 短文三篇课后强化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docVIP

春高中语文 第10课 短文三篇课后强化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春高中语文 第10课 短文三篇课后强化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

2014年春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课后强化作业:第10课 短文三篇 Word版含答案 一、双基夯实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消磨时光(xiǎo)    回避(bì) 器皿(mǐn) 枯燥无味(zào) B.躁动不安(sào) 丰盈(yínɡ) 弥补(mí) 不堪重负(kān) C.稍纵即逝(zònɡ) 顽石(wán) 推衍(yǎn) 虚度此生(dù) D.风和日丽(hé) 囊括(nánɡ) 根茎(jìnɡ) 老练通达(dá) 【答案】 C(A.消xiāo,B.躁zào;D.茎jǐng)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称颂 恩赐 宛惜 垂暮之年 B.糊途 寄托 坚辛 公平游戏 C.饱满 光荫 脆弱 坚实可靠 D.赋予 苦恼 畜牲 一无所知 【答案】 D(A.宛—惋;B.途—涂、坚—艰;C.荫—阴)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钱学森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他胸怀坦荡,光风霁月,是众人仰慕的对象。 B.莫言的小说首先征服你的是语言,那一个个平淡的文字背后深藏着穿云裂石的哀痛和五彩斑斓的怜爱。 C.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保持社会经济良好的发展态势,就必须力戒浮躁心态,坚决反对坐而论道,而应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 D.索马里海域的海盗们装备精良,动辄劫持商船,扣押人质,索要巨额赎金。相形之下,世界其他地方海盗活动的猖獗程度,均无出其右。 【答案】 C(A项光风:雨后初晴时的风;霁:雨雪停止。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也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此处与前文中的“胸怀坦荡”重复。B项穿破云天,震裂石头。形容声音高亢嘹亮。用错对象。C项坐着空谈大道理。指口头说说,不见行动。运用恰当。D项出:超出;右:上,古代以右为尊。没有能超过他的。褒贬误用。)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阅览室中的书籍出现“开天窗”现象,我们可以从这一现象反映两个问题,一是阅读者素质不高,二是管理力度不够。 B.《中国质量报》曾报道,食品专家基本可以断定“一滴香”是通过合成反应及化学品直接调和的方法,营养作用十分有限,长期食用会损伤肝脏。 C.“感动中国”将镜头对准生动的现实生活,聚焦于推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主体力量,解读了平凡中的伟大。 D.节前,拖欠农民工工资等劳资纠纷纷纷进入高发期,为了避免让“流血讨薪”的惨剧不再发生,九部委联合发力,紧急部署,要求确保农民工工资节前按时足额支付。 【答案】 C(A句式杂糅,要么是“我们可以从这一现象发现两个问题”,要么是“这一现象反映了两个问题”。B成分残缺,在“调和的方法”之后加上“生产出来的”。D“避免让‘流血讨薪’的惨剧不再发生”多重否定不当,应改为“避免‘流血讨薪’的惨剧再次发生) 阅读《热爱生命》,回答5~6题。 5.《热爱生命》的作者在第一段中运用了对比的写法,表现在哪些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首先,把日子分为两种,一是令人不快的时候,一是风和日丽的时候(即“坏日子”和“好日子”)。然后,对两种不同的日子采取两种不同的度日态度和方法,“坏日子”“要飞快地‘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最后再把那些“哲人”和“我”对生命的不同看法作对比,他们“打发”“消磨”“无视”它,认为生命是“苦事”“贱物”;“我认为生命是”“值得称赞”“富有乐趣的”,是“自然的厚赐”,是“优越无比的”。 6.那些“哲人”对生命是怎样认识的?“我”对生命是怎样认识的?“糊涂人”对生命是怎样认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哲人”们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将它打发、消磨,并且尽量回避它,无视它的存在,仿佛这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我”觉得生命值得称赞,富于乐趣。认为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糊涂人”觉得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而白白虚度此生。 二、文本精品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7~10题。 ①有东西大家分享。 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