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辨证法考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然辨证法考题

绪论 从恩格斯《自然辨证法》的写作过程中受到那些启发? 2、为什么学习自然辨证法? P8 研究和学习自然辨证法的意义 第一章 自然观的历史演变 1、自然观对科学技术研究有什么意义? 首先,自然观是科学技术理论的思想基础 其次,自然观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对自然界及其关系的总体认识,将决定着人们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进一步认识和改造自然(包括认识和改造人自身)。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原因?应如何认识其历史作用? P22原因(历史背景):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社会前提b.文艺复兴运动为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创造了条件c.试验方法的确立和科学团体的形成是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 作用:P36 ①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摒弃了古代朴素自然观直 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 ②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强调自然的外在独立性, 是对上帝创世说的否定。 ③机械唯物主义强调经验和实证的方法,主张用分析还原的方法去研究对象,这种研究方法对于自然科学的发展是完全必要的,是当时认识史上的一个进步。 要科学地描述自然界的总画面,首先要弄清楚构成这副总画面的各个细节。对自然现象作分门别类的研究正是达到这个目的的必要步骤。 第二章 人与自然 1、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的原因是? (一)错误的自然观 (二)不平衡的发展观 (三)病态的消费观 (四)人口增长过快和绝对的人类中心主义 哪些环境问题是人为造成的?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固体废物 沙漠化 乱砍乱伐 温室效应 气候变暖 我们应该和能够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做什么? P94(1)更新人类的不合理的传统观念(2)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实现协调发展(3)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建制(4)开展国际性的合作 你了解哪些与环保资源有关的及纪念日?(日子和意义几个即可) (1)世界水日(3月22日) (2)世界气象日(3月23日) (3)世界地球日(4月22日) (4)世界无烟日(5月31日) (5)世界环境日(6月5日) (6)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6月17日) (7)国际禁毒日(6月26日) (8)世界人口日(7月11日) (9)国际保护臭氧层日(9月16日 ) (10)世界旅游日(9月27日) (11)世界粮食日(10月16日) (1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12月29日) (13)植树节 (3月12日) (14)世界爱鸟周与爱鸟节 (各个省份不一样) 2月2日为国际湿地日。根据1971年在伊朗拉姆萨尔(RAMSAR)签定的《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湿地是指“长久或暂时性沼泽地、泥炭地或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特别是禽类的生息和迁徙有重要的作用。 1993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为地球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和不断加重的水污染敲响警钟。 1960年,世界气象组织把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以提高公众对气象问题的关注。 1969年美国威斯康星州参议员盖洛德 纳尔逊提议,在美国各大学校园内举办环保问题的讲演会。不久,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的学生丹尼斯 海斯将纳尔逊的提议扩展为在全美举办大规模的社区环保活动,并选定1970年4月22日为第一个“地球日”。当天,美国有2000多万人,包括国会议员、各阶层人士,参加了这次规模盛大的环保活动。在全国各地,人们高呼着保护环境的口号,在街头和校园,游行、集会、演讲和宣传。随后影响日渐扩大并超出美国国界,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最终形成为世界性的环境保护运动。4月22日也日渐成为全球性的“地球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地都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环保活动。 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把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以提醒人们重视香烟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各国环境保护运动的深入,环境问题已成为重大社会问题,一些跨越国界的环境问题频繁出现,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逐步进入国际社会生活。 1972年6月5~16日,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来自113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和民间人士就世界当代环境问题以及保护全球环境战略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制定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和109条建议的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提出了7个共同观点和26项共同原则,以鼓舞和指导世界各国人民保持和改善人类环境,并建议将此次大会的开幕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1972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联合国根据当年的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热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每年的“世界环境日”的主题。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

文档评论(0)

sf1971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