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三轮考前体系全通关 高考题型特色专练 题型八 比较型选择题(含模拟冲刺、三模试题 含解析).docVIP

高考历史三轮考前体系全通关 高考题型特色专练 题型八 比较型选择题(含模拟冲刺、三模试题 含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题型8 比较型选择题 1.(2013·洛阳三模)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内服是指王畿以内地区,即由商王直 接控制的地区。外服是商国周围的大小方国,其首领为侯、伯。商朝内外服之间没有建立隶属关系。许倬云在《西周史》中认为:“商人与各方国之间,大多有战争及贸易的交往,商以大邑商自居,大约只有商王畿之内的人以此认同。在王畿之外,未必有一个广泛的共同意识。”据此判断,西周与商朝政治制度的不同是(  )。 A.确立了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 B.形成了“大一统”的政治格局 C.实现了国家对土地的实际控制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解析 本题为比较型选择题,考查西周与商朝政治制度的不同。根据题干材料“外服是商国周围的大小方国,其首领为侯、伯。商朝内外服之间没有建立隶属关系”“ 大约只有商王畿之内的人以此认同”可知,商朝未对商国周围的大小方国实行有效的控制,而西周则通过分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2.(2013·郑州二模)据《晋书》记载:“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 粗且为一时选用之本耳。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威,犹有乡论余风。”另据《宋史》记载,“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州都郡正,以才品人,而举世人才,升降盖寡,徒以凭借世资,用相陵驾。”两则材料对九品中正制评价的相同点是(  )。 A.该制度实行之初能依据人才优劣确定品第 B.该制度选官用人只重门第 C.该制度是士族地主垄断政权的工具 D.该制度具有封闭性、凝固性 解析 从第一则材料说明九品中正制“不拘爵位”;第二则材料说明九品中正制“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由此可见,两则材料共同点是该制度实行之初能依据人才优劣确定品第。A项正确。 答案 A 3.(2013·长春三模)苏格拉底和孔子是处在同一时代的东西方先哲。苏格拉底说 过:“我愿意同样回答富人和穷人提出的问题,任何人只要愿意听我谈话和回答我的问题,我都乐于奉陪。”下列孔子思想中与苏格拉底该观点相似的是(  )。 A.有教无类 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C.温故而知新 D.因材施教 解析 本题考查对东西方思想家的比较分析能力。题干中苏格拉底的观点与孔子的有教无类相符合,故A项正确。B、C、D三项属于孔子教育思想中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 答案 A 4.(2013·黄山三模)唐代诗人李绅(今安徽亳州人)著有《悯农》诗两首,留下了“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等千古传诵、妇孺皆知的名句。下列题材和风格与之最接近的文艺作品是(  )。 A.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B.米勒的《播种者》 C.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D.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悯农》属于现实主义。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典型地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米勒的《播种者》属于现实主义绘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是现代主义文学;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是现代主义绘画。故选B项。 答案 B 5. (2013·南安模拟)梁启超曾自述道:“梨洲有一部怪书,名曰《明夷待访录》……这部书是他的政治理想。从今日青年眼光看去,虽平平无奇,但在三百年前——卢梭《民约论》出世前数十年有这等议论,不能不算人类文化之一高贵产品。” 《明夷待访录》和《民约论》有何相同之处(  )。 A.都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都主张实行法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C.都具有反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 D.都主张以民为本,实行君主立宪 解析 本题考查《明夷待访录》和《民约论》的异同。《明夷待访录》和《民约论》在政治上都提出了反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主张用法律限制君权,但黄宗羲并没有提出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的要求。 答案 C 6.(2013·全国调研卷)晚清时,一些学者发表了自己对时局的看法。曾廉认为,“中国一切皆非为制度之,不良,而但为人心之败坏而已”。叶德辉说:“与其言变法,不如言变人。”徐致祥认为“变人”之道无他,只须给皇帝开经筵讲理学就行,因为孟子说过“一正君而国治矣”。下列主张与三人思想一致的是(  )。 A.“托古改制” B.“变者古今之公理” C.“祖宗之法不可变” D.“中体西用” 解析 本题为比较型选择题,考查思想主张的共同点。材料中三人均主张不改变现时的制度,而主张“变人”,即主张“祖宗之法不可变”,故C项正确。 答案 C 7.(2013·浏阳模拟)“义和团对洋教和外国的侵略者充满正义的怒火与仇恨,对 洋人洋事物则持偏狭的盲目排斥态度,从而形成拼死抵抗外来侵略的正义性与笼统排外的落后性交织在一起的特殊现象。”据此判断,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  )。 A.都具有革命性和落后性的双重特点 B.斗争的首要目标都是反对外来侵略 C.都对外洋事物持盲目排斥的态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