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16大自然的语言2.pptVIP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上16大自然的语言2.ppt

导学目标 1、理清说明顺序,筛选重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3、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激起探索自然奥秘的志趣。 题目解读 把标题改作《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大自然的语言”用了拟人手法,体现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 走近作者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我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候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是我国现代物候观测网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撰写物候专著,普及物候知识。《物候学》是竺可桢多年研究物候的结晶。 朗读课文,整体把握 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研究物候学有何意义? 本文是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请说出理由。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 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 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理清全文思路 根据前四个问题,划分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3):介绍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通常采用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时间顺序即按照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空间顺序即按照空间物位关系来安排说明顺序,如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等;逻辑顺序也就是事理顺序,即按照事物的逻辑关系来安排说明顺序,如由一般到特殊,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等。 5、本文是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请说出理由。 是事理说明文 本文说明了什么是物候,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以及观测物候对农业生产的意义。 全文采用逻辑顺序,条理分明,通俗易懂。 揣摩语句,体会语言特点 赏读文章第1、2段,体会说明语言的生动性。 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寓说明于描写之中,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画卷,既引人入胜又使人联想,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又给人以强烈的悬念,从而为下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做了充分的渲染和有力的铺垫。 揣摩下列句子,体会说明语言的科学性。 1、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许多”表示流传下来的大部分的农谚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许多”一词表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等花相比1960年迟10天左右,比1965年迟五六天。 “左右”表示约数,说明句中的“十天”并非是一个确切的数字,可能差一点到十天,也有可能十天多一点。 3、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情况。 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不过”写出了这种现象不是全部,也会有特殊情况存在。 拓展延伸,转化课堂知识 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你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你有过与诗人类似的观察和体验吗?说给大家听听。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大家都来齐动手 收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所包含的物候知识。如:“早上乌云盖,无雨也风来。” 蚯蚓路上爬,出门要赤脚。 蚱蜢扑脸,大雨不远。 泥鳅疯癫,大风暴雨在眼前。 蜘蛛添丝天放晴,蜘蛛结网大风起。 腊梅花向下开,大风卷雪登门来。 燕低飞,披蓑衣。 蚂蚁搬家,蛇过道,不久雨就到。 蜻蜓高,晒得焦,晴蜓低,带蓑衣。 * *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你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 夏 秋 冬 春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筛选信息,用课文中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温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

文档评论(0)

feiyang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