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三专题二单元检测学生卷2.docVIP

(高一历史必修三专题二单元检测学生卷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历史必修三专题二单元检测学生卷2

高一历史必修三专题二 A.商周 B. D.元末明初 2.3.右图是2008年1月中国南极科考队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设立的标志“华夏苍穹”,雕塑最上部是中国古代发明的指南仪器——司南。下列对司南以及实用指南针的解释正确的有 司南最早发明于商代司南是利用人造磁石制成的司南为以后中国发明实用指南针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A. B. C. D.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国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据此,你认为雨果是 A.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和创造力B.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明起了保护作用 C.雨果认为西方科技更加神奇D.中国传统发明缺乏发展成为生产力的土壤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C.推动了欧洲业革命的发展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A.近代中国的愚昧落后   B.中国古代科技的沦丧 C.社会环境决定科技能否发挥进步作用   D.指南针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7.明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欧洲人惊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但在国内被禁毁并失传近300年,直到20世纪才从日本寻回。作者在《序》中慨叹此书对“大业文人,弃掷案头,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这部著作的国内外不同地位和作者的慨叹表明 A.这本书是记载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B.此书是研究毕升印刷术的原始材料 C.腐朽封建统治及其教育政策阻碍了科技进步 D.中外交流使西方保存了中国古代的某些文化成果 8.《萍洲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对材料的最准确理解是 A.指南针用于风水观测 B.广州出现了专职气候观测师 C.航海使用多种观测技术 D.北宋时航海主要依赖指南针定向 9.有人说:“如果把中国科技发展史比作一只航船,那么当我们翻开它几千年的航行日志时,顺治元年至宣统三年(1644~1911年),这268年的航程是如此艰难曲折。鸦片战争前,水浅风弱,驶速迟缓;驶出中世纪的港湾后,它虽然易桅换浆,可又面对着险恶风云和那般多激流险滩。”驶出中世纪的港湾后,中国科技面临着激流险滩的主要原因是 A.腐朽封建制度束缚 B.落后的经济文教、外交政策 C.列强侵略,主权沦丧 D.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 10.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最早在A.唐代 B.北宋 C.南宋 D.元代 A.蔡京 B.蔡伦 C.蔡鄂 D. 蔡文姬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13.右图为上海世博会的徽标,有关该徽标的正确理解是 ①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合璧的意境②用中国书法表达出世博会精 ③体现了崇尚和谐、聚合的中华民族精神④表达了中国在融入世界的同时,弘扬传统文化的努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中国古代的一位书法大家曾对一种书法形式作出如下的描述“含毫势若斩蛟蛇,挫骨还同断犀象。兴来索笔纵横扫,满座词人皆道好。一点二笔巨石悬,长画万岁枯松倒。叫啖忙忙礼不拘,万字千行意转殊。”与这位书法家的描述相符的书法形式是 A B C D 15.某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一个三国初年曹植书房的场景,为重现真实的历史,其道具可选用哪一项 ?毛笔、纸张一叠印刷的书籍《》王羲之的《兰亭序》A.B.C.D.右图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形象标识,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对其解读正确的有 它是中国汉字 它是中国书法它反映了中国汉字的象形特征 它反映了中国汉字由繁到简的演变趋势 A. B. C. D. 17.历史学家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能够了解到商代社会的一些情况;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分析,也能够了解到北宋年间东京汴河沿岸商业的繁荣景象。由此可见,人们对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是 A.历史学家的分析和思考 B.当时的客观事物 C.各种历史文物

文档评论(0)

hhg35bb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