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精典课件廉姆森制醚法-1850s.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威精典课件廉姆森制醚法-1850s

——从威廉姆森制醚法 的由来说起 宋阳 2012-3-15 Valerius Cordus (1544) Alexander Williamson (1851) Mechanism: 快速回顾 1806年,J.贝采里乌斯(1779-1848)首次引入“有机化学”这个名字 1828年, F. 维勒(1800-1882)加热氰酸铵制得典型的有机化合物——尿素 1858年,凯库勒(1829-1896)提出1)碳是四价的2)碳原子可彼此连接 1874年,范特霍夫(1852-1911)提出碳原子成键的四面体结构 1850-1852年,威廉姆森(1824-1904)关于醇、醚的研究,威廉姆森制醚法 1853年,热拉尔归纳出类型理论(所有有机物分四种类型) 1840年,杜马提出类型论(有机物分为化学型和机械型) 1830s,杜马和洛朗(1808-1853)提出取代学说 1820s,贝采里乌斯的根基学说(二元说——电化学说) 1810s,碳、氢定量;盖吕萨克(1788-1850)引进测量液体蒸汽密度的方法; 阿伏伽德罗(1776-1856)的工作 1830,杜马(1800-1884)定氮 再说威廉姆森制醚法: 那是一百六十多年前 人们早就注意到,把硫酸和乙醇混合会得到两组物质:乙醚(aether)和水 当时有两种理论解释这个过程,根本区别就在于人们对乙醇的组成观点不同 第一种: 一个酒精分子(alcohol atom)重23,组成为 ,所以为了得到一个乙醚分子 ,需要有两个酒精分子参与,一个从另一个中拿走 而剩下的部分形成水。 第二种: 一个酒精分子重46,组成为 ,是乙醚和水的“化合物”,硫酸在该反应中只起辅助分解的作用 乙醚 乙醇 李比希 贝采里乌斯 1850年左右,贝采里乌斯的(正确的)构造式被李比希的构造式代替。 最初,威廉姆森是想通过用碳氢化合基取代酒精分子中原有的氢,以制得新的醇。 他的实验过程如下: 先把足量的钾投入酒精中以取代原有的氢,再将得到的产物与等当量的想要引入的乙基的碘化物混合,小火加热,就会析出碘化钾,说明发生了预想的取代反应,应该会得到乙基乙醇。“但是,使我惊奇的是,这么生成的化合物并没有醇的性质,它和通常的乙醚完全一样” OEtEt OEtH 洛朗(1846) 威廉姆森先从第一种观点出发 既然得到的不是醇……醇钾应是EtOK而不是(EtK)OH,又根据反应中钾与碘化物用量是等当量的,有: 可是,若从第二种观点看,似乎也是解释得通的 威廉姆森用简单的实验果断证明了后者是错的 (EtOH) 混合醚 混合的醚 这就是威廉姆森制醚法的雏形,与传统的硫酸加热法相比,可以制备不对称醚。 其实呢,这只是事情的开始…… 这时,威廉姆森想起了硫酸加热制醚法…… 就这样,威廉姆森证明了李比希关于醇组成的观点是错的 威廉姆森受到了前面取代反应的启发,并且敏锐地注意到了硫酸、醇、醚等具有共同的“水型”结构,解释了硫酸加热制醚法中硫酸的作用 之后,他又把水型推广至解释醛、酮、羧酸、酸酐的结构 更重要的是,他抛弃了传统的静态看待化学反应的观念,想要探索上述反应如此进行的动力和过程。 为热拉尔提出类型理论奠定基础 提出反应体系中,(相同或相似的)基团总是在不断地交换位置,造成化学反应的宏观表象;提出宏观的反应平衡是动态的平衡 “……however the properties of matter may be conceived, it will remain true, that a change of place among the representatives or possessors of these (similar) properties, is constantly going on, which produces the phenomena of chemical combination.” 参考资料 柏廷顿,《化学简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 一个网站:/~giunta/index.html(古老的经典文献) 一个找文献的途径: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 A. W. WiIliamson, Theory of Aetherificantion, Philosophical Magazine Series 3, 1850 资源 1869年,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 关于蒸汽测分子量,可能乙醚和水的结合力有限,气相时会像硫酸存在时那样分开。 如果可以搞清这个过程,对于认识成醚过程本身也是有好处的。 真理终将会胜利。 关于蒸汽测分子量,可能乙醚和水的结合力有限,气相时会像硫酸存在时那样分开。 如果可

文档评论(0)

ust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