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初郡长吏考
廖伯源
〔一〕?
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西汉郡政府组织中,朝廷所任命之官员,即所谓长吏,为数甚少。普通郡府之员额,仅有郡太守、郡都尉及太守丞、都尉丞四员朝廷命官。[1] 《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年律令?秩律》所载,朝廷任命之郡长吏尚有郡发弩令、司空令、轻车令,「秩各八百石,有丞者三百石。?卒长五百石。」 又有「郡候、骑千人…秩各六百石,有丞者二百石。」尚有郡司马、骑司马、备盗贼、塞尉、城尉等。是汉初朝廷任命之郡长吏,其官职与员额较之传统所知者,多出甚多;「秩律」所载为汉承秦制而建立之郡府官制,史书所见则为景、武以后演变形成者。今考论汉初之制,推论其演变之迹。?
〔二〕?
汉代县政府官吏分为长吏与少吏二类。《汉书?百官公卿表》[2] 曰:「县令、长…。令,秩千石至六百石…。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皆有丞、尉,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之秩,是为少吏。」(19上/742)
长吏为朝廷任命之官员,秩比二百石以上,所谓朝廷命官是也。少吏则长吏所自辟除,秩百石以下,为长吏之属吏。上引文仅言县政府之官吏,实则郡政府及中央政府之各官署,秩比二百石以上官吏亦为朝廷所任命,百石以下为长吏自辟除之属吏。
郡府长吏,即朝廷任命之官吏人数,据《尹湾汉墓简牍?集簿》所载,西汉末东海郡有太守一人,太守丞一人,都尉一人,都尉丞一人,凡四人。[3]〈东海郡吏员簿〉载东海郡太守秩释文留白,以简文漫漶;都尉则秩「真二千石」,太守丞与都尉丞秩皆六百石。[4] 此盖郡府朝廷命官最基本之员额。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边郡又有长史,掌兵马,秩皆六百石」。(19上/742)按据严耕望《秦汉地方行政制度》,西汉边郡太守丞与长史并置。东汉边郡罢太守丞,以长史领丞职,然有兵事过剧之边郡,则长史之外,又置将兵长史。至于都尉,边郡及郡之特殊者或一郡有二或三乃至四都尉,亦各有丞。又或有属国都尉,或有因事而设之农都尉、骑都尉、关都尉等。[5]
《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年律令?秩律》载郡长吏有:
「郡守、尉…秩各二千石。」(页192/简440-441)
「二千石□丞六百石。」(页193/简444)
「郡司马、骑司马…备盗贼…」(页202/简468)
「郡发弩、司空、轻车,秩各八百石,有丞者三百石。 ?卒长五百石。」(页194/简445)
「郡候、骑千人…秩各六百石,有丞者二百石。」(页194/简446)
塞尉、城尉(秩各加县塞尉、城尉百石)(页202/简469)
郡守、郡尉、郡守丞、郡尉丞,即《汉书?百官公卿表》及《尹湾汉墓简牍》之郡太守、郡都尉、太守丞、都尉丞。[6] 《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年律令?秩律》所载郡长吏较《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之郡长吏多出甚多。列表比较如下:?
〈百官表〉汉郡府长吏与「秩律」汉初郡府长吏表
〈百官表〉汉郡长吏 「秩律」汉初郡长吏 郡太守 二千石 郡守 二千石 郡都尉 比二千石 郡尉 二千石 太守丞、(边郡有)长史 六百石
都尉丞 六百石 郡守丞*、郡尉丞* 六百石 郡发弩令、司空令、轻车令,八百石;丞,三百石。 候、骑千人,六百石;丞,二百石。 卒长,五百石。 塞尉、城尉 士吏,百二十石。 ?
〔三〕?
上引《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年律令?秩律》释文所列之其它郡长吏,传世文献或不明言其为郡吏,或语焉不详,今考之如下。
先言郡司马、郡骑司马、郡备盗贼。
《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年律令、秩律》第468简释文曰:
「中司马、郡司马、骑司马、中轻车司马、备盗贼、关中司马□□关司」[7]
中司马与郡司马相对,中司马为中都官之属官,郡司马为郡太守之属官。郡司马后有骑司马,盖亦郡骑司马,以省文去郡字。按郡司马、郡骑司马当依郡兵之种类而定,郡兵为骑兵,则置郡骑司马。又疑备盗贼亦郡吏。
传世文献言司马为武官之官名。《汉书?百官公卿表》注引应劭曰:「司马,主武也,诸武官亦以为号。」(19上/725)谓「诸武官」,则不止一;是也。司马为汉代军事编制之中级军官,将军之领兵者、[8] 中都官之领兵者及出监护边疆民族之官员,其麾下之军队皆有司马为属官;[9] 此外,部份郡之郡府亦有司马,称郡司马。
两汉史书皆可见郡司马。今先列西汉郡司马诸例如下:
《史记?东越列传》:武帝建元三年,「遣庄助以节发兵会稽。会稽太守欲距不为发兵,助乃斩一司马,谕意指,遂发兵浮海救东瓯。」(114/2980,又见《汉书?严助传》64上/2776)
《汉书?酷吏传?田广明传》:「以郎为天水司马。」(90/3663)
《汉书?西域传》:武帝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