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逍遥逰》 贾谊《鵩鸟赋》: “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 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 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 去以六月息者也 刘文典《庄子补正》云: “典案:‘息’上当有‘一’字。注‘夫大鸟一去半岁,至天池而息……’似其所见本有‘一’字。《御览》九百四十四引正作‘去以六月一息者也’。” 陆长庚《南华真经副墨》云: ……同谓气息也。人以一呼一吸为一息,造化则以四时为一息。周之六月,夏正之四月也,正气动风起之时,故大鹏乘此徙去。 “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 ——《大宗师》 “物之有知者恃息,其不殷,非天之罪。 天之穿之,日夜无降,人则顾塞其窦。” ——《外物》 (明)释德清《庄子内篇注》 : 此一节总结上鲲、鹏变化图南之意,以暗喻大圣必深蓄厚养而可致用也。意谓北海之水不厚,则不能养大鹏;及鲲化为鹏,虽欲远举,非大风培负鼓送,必不能远至南冥,以喻非大道之渊深广大,不能涵养大圣之胚胎。纵养成大体,若不变化,亦不能致大用; 纵有大圣之作用,若不乘世道交兴之大运,亦不能应运出兴,以成广大光明之事业。是必深蓄厚养,待时而动,方尽大圣之体用。故就在水上、风上以形容其厚积。然水积本意说在鲲上,今不说养鱼,则变其文曰‘负舟’,乃是文之变化处。 《老子》45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晋)郭象注: “二虫,谓鹏蜩也;对大于小,所以均异趣也。夫趣之所以异,岂知异而异哉?皆不知所以然而自然耳。自然耳,不为也。此逍遥之大意。” (唐)成玄英疏: “大鹏抟风九万,小鸟决起榆枋,虽复远近不同,适性均也。咸不知道里之远近,各取足而自胜,天机自张,不知所以。既无意于高卑,岂有情于优劣!逍遥之致,其在兹乎!” (清)俞樾《庄子平议》: “……下文云:‘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是所谓不知者,谓小不足以知大也。然则此云:‘之二虫又何知!’其谓蜩、鸠二虫明矣。” “夫小大虽殊,而放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逍遥一也,岂容胜负于其间哉!” ——郭象《逍遥游》题注 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类云: “《庄子逍遥篇》,旧是难处;诸名贤所可钻味,而不能拔理于郭、向之外。支道林在白马寺中,将冯太常共语,因及《逍遥》。支卓然标新理于二家之表,立异义于众贤之外,皆是诸名贤寻味之所不得,后遂用支理。” 刘孝标《注》云: 支氏《逍遥论》曰:“夫逍遥者,明至人之心也。庄生建言大道,而寄指鹏鷃。鹏以营生之路旷,故失适于体外;鷃以在近而笑远,有矜伐于心内。至人乘天正而高兴,游无穷于放浪。物物而不物于物,则遥然不我得;玄感不为,不疾而速,则逍然靡不适。此所以为逍遥也。若夫有欲当其所足,足于所足,快然有似天真,犹饥者一饱,渴者一盈,岂忘烝尝于糗(qiu3)粮,绝觞爵于醪醴哉!苟非至足,岂所以逍遥乎!”此向、郭之注所未尽。 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寓言十九,藉外論之。親父不為其子媒。親父譽之,不若非其父者也;非吾罪也,人之罪也。與己同則應,不與己同則反;同於己為是之,異於己,為非之。重言十七,所以已言也,是為耆艾。年先矣,而無經緯本末以期年耆者,是非先也。人而無以先人,無人道也;人而無人道,是之謂陳人。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因以曼衍,所以窮年。 ——《庄子·寓言》 关于卮言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 —— 苏轼《自评文》 ……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苏轼《答谢民师书》 关于化 支离叔与滑介叔观于冥伯之丘,昆仑之虚,黄帝之所休。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恶之。支离叔曰:“子恶之乎﹖”滑介叔曰:“亡,予何恶!生者,假借也;假之而生生者,尘垢也。死生为昼夜。且吾与子观化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