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参考课业一.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学参考课业一

课业一试欣赏以下两首诗并比较其异同。个别欣赏诗的部分必须用文字表达,比较的部分可以尝试用图表。字数1500-2000。杜甫《属相》和刘禹锡《蜀先主庙》。《属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属相》是七律诗,诗人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瞻仰诸葛亮的祠堂,并对“斯人不见”发出深长的叹喂。“映阶碧草”一联,以春光的枉自明媚,反衬他怀古人而不见的惆怅:“三顾”两句则以简练的语音综括了诸葛亮一生的业绩;一末二句深深痛惜诸葛亮大业未竟而身归泉壤,而这种遗憾不独诸葛亮有,千古未能成就功业的英雄皆有,其中也寄寓了杜甫对于自身遭遇深沉的感叹。此诗末句,真是令千古英雄同声一哭。在艺术表现上,设问自答,以实写虚,情景交融,叙义结合,结构起承转合、层次波澜,又有炼字琢句、音调和谐的语言魅力,使人一唱三叹,余味不绝。《蜀先主庙》刘禹锡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蜀先主庙》是刘禹锡五律中传诵较广的一首诗。诗人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凭吊夔州的先主庙,以高度概括的语言赞颂刘备一生的业绩,对于刘禅的昏庸亡国,表示了深深的遗责和极大的惋惜。蜀国故伎的凄凉的歌舞,在魏国的宫前演奏。后主见了却嬉笑自若,他乐不思蜀活得多么安然。全诗语言的概括力很强,气势磅礴。诗的首联写刘备是在世风云英雄,千秋后的庙堂仍然威势逼人。颔联写刘备的业绩,两句用典对得工整,自然浑成。颈联为刘备功业不成,其子不肖而叹息。尾联感叹后主刘禅之不才。全诗前半功德,后半写衰败,以形成垂戒当世。诗人陈古在于刺今,唐代曾经有过贞观,开元之治的鼎盛时期,安史乱后却国运衰微江河日下,唐宪宗宠信臣官打击贤良,与刘禅颇有相似之处。这首诗寓有极深的教训意义,浑化无迹。以下图表是比较杜甫《属相》和刘禹锡《蜀先主庙》这两首诗的不同点。杜甫《属相》刘禹锡《蜀先主庙》1.这是一首七律诗,是从应制诗发展而来的。七言绝句是由南北朝歌流行变而来,每首四句,平仄有规定。1.这是一首五律诗。五言绝句是由汉、魏五言古诗流变而来,每首四句,平仄有规定。2.是怀古诗。2.是史论诗。3.忧伤从自然景物描写中传达出来。3.描写先主庙的威势逼人。4.本诗含有感叹的意义。诗人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瞻仰诸葛亮的祠堂,并对“斯人不见”发出深长的叹喂。4.本诗含有教训的意义。全诗前半功德,后半写衰败,以形成垂戒当世。5.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触景生情、融情入景。因为怀古诗多是作者登临古迹,睹物思人,见景生情,多是观后感。源头上,本来就是触景生情;表达上,中国古典诗歌具有如画的艺术特点。这两者都合力促成怀古诗写景抒情的艺术特色。如杜甫的《蜀相》,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写走进武侯祠的所见所闻,“自”即“自己”,“空”即“徒然”。碧草映阶,也不过自为春色罢了,诗人无心欣赏;繁枝茂叶里的黄莺,也不过徒然唱着春歌罢了,诗人无心倾听。为什么?诗人此刻想到诸葛亮一生功业付诸东流,自然涌起一种悲伤和落寞的情怀,而眼前草色、黄鹂不正是这种心情的写照吗?诗人善于将感情融入景物描写中,融情入景,不着痕迹。而且这里的写景是以乐景衬哀情,渲染出苍凉的气氛,奠定了全诗伤感的感情基调。5.讽刺诗人在史论诗中,对英雄人物的事迹发表个人的看法,这看法中由于诗人的人民性立场,多有批判意味的,由此构成讽刺,而且这讽刺因为对象的特殊性,往往用讽喻的方式,比较含蓄。如刘禹锡《蜀先主庙》:“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刘禅在那里寻欢作乐。这样不用直抒己见而写作用意自明,且含蓄、耐人寻味。这两首诗的共同点是这两位大诗人都是唐代诗人。杜甫《属相》和刘禹锡《蜀先主庙》是凭吊古人的英雄人物。前者凭吊诸葛亮;后者凭吊刘备。这两首诗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情,感受古代文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意识,感受作者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强烈的爱国情怀。可见,咏史怀古诗既触及诗人心灵的最深处,又给人以历史的深邃感和凝重感,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两位诗人对历史的处理往往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使诗作文短意长、含蓄蕴藉,能在简短中给我们无限的哲思,认真研究对写作和认识都有极大的指导意义,所以有必要深入探究。这两首诗是作者身临旧地古迹而抒情言志,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的诗歌。这两首诗是先叙事后议论,让读者思考的;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的诗歌。参考资料:唐诗三百首/崔钟雷主编,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6中国文学发展史/刘大杰著,十方出版社1995.6

文档评论(0)

jsntrgzx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