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在“更”字上书写“舌尖安全”
开年讲话聚焦食品安全,既是给“年味儿”送上安心味道,也是打响“十三五”期间食品安全工作的发令枪
春节将近,准备年夜饭的心情是幸福洋溢的,储备年货的表情是笑意融融的。这个时候,无论谁都不希望问题食品来添堵。不仅如此,翻检老百姓2016年的心愿清单,食品安全名列前茅。而《2016年广东省十大民生问题调研报告》中,食品安全名列“什么都敢吃”的广东民众关心事项的首位。可见,“吃得放心”是百姓心中天大的事。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在“十三五”开局之年的第一个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确保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之责。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吃得更放心、吃得更健康,要落实“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的要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民间有“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说,总书记的开年讲话“锁定”食品安全,既是给“年味儿”送上安心味道,也是打响“十三五”期间食品安全工作的发令枪,预示着未来要在“更”字上下足功夫,给保“胃”战的胜利注入更强信心。
写好“更”字,要把准国情,才能握好如椽大笔。我国食品安全总体向好,但形势依然严峻,既发生过“陈年冻肉”上餐桌、五常大米掺假等法治失序、道德失范的老问题,又有网购年夜饭不新鲜、“慢”快递导致食物变质等“互联网+食品”的新挑战。面对食品安全问题,要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还要拿出更大决心、更有效措施。也要看到,食品安全问题并非中国独有,美英德等发达国家过去也曾经历了问题食品泛滥的阶段,现在亦不时有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因此,治理食品安全不会一劳永逸,要发扬钉钉子精神,驰而不息、日拱一卒,用解决问题的成效累积性换来舌尖安全的持续性。
写好“更”字,需要摆好制度的笔砚、磨好法治的水墨。客观地讲,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渐趋成熟。但也还存在不少短板,如食品生产加工透明度不足,监管还存在人手不足、力量有限的问题,质量认证体系的权威性也还不够,食品可追溯体系尚处于起步水平……如何进一步织密制度的笼子,如何让“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发威,需要在“十三五”期间重点攻克。
写好“更”字,政府、企业、百姓都是执笔人。记得作家毕淑敏讲述过一顿乡下美味,食材看似与城里没区别,却是老农取之于“土法”种植的自留地,而他拥有的另一块使用农药化肥的庄稼地,则是专供城里人。讽刺的是,老农的孙女考上了大学,即将成为“专供”的城里人。作家讲述的如一个醒世喻言,问题食品危机四伏,人人都是受害者。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每个人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将成为多元社会主体共同治理转变的“试验田”。除了政府要把“为民之心”端上桌,生产经营主体也要流淌“道德血液”,消费者更要多点较真的权利意识,一个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才能形成。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规定,把保障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作为党政领导班子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许多省市正在积极创新监管方式,有的省市将开展食品安全城市创建试点;不少企业主动加入“明厨亮灶”“透明车间”等活动,多数地方的街头乡间流动着义务监督员的身影……展望未来,星火正成燎原之势,相信2016年,“舌尖上的中国”会让更多人吃得放心、吃得开心。
《 人民日报 》( 2016年02月02日 06 版)
2.“人心就是力量”
人民为国家之基,人心则为国家之根。根的力量,表面难以看见,却在深层发挥着本质的作用。人心所向,则如根系牢固
1月29日,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党外人士欢聚一堂迎新春。在讲话中,总书记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人心向背、力量对比决定事业成败”。这是今年以来总书记第二次强调这个观点。前不久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的新年茶话会上,我刚刚聆听到总书记的要求:“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倾听人民呼声。”
人心就是力量。人心向背决定力量对比,从而决定事业的成败得失。这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是中国共产党人90多年以来最重要的心得之一,是党的群众路线与统一战线法宝的形象解读,也是新时期治国理政的根本遵循。
人心就是力量,这是中国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漫漫五千年文明,早已深刻体现出“夫与民共其乐者,人必忧其忧;与民同其安者,人必拯其危”。先秦思想家管仲则干脆总结:“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人心就是力量,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有人请教毛泽东为什么能够打败蒋介石?毛泽东的回答就是:共产党赢得了民心。
人心就是力量,这也是战胜汶川大地震等重大灾难给我们的启示。从某种意义上说,灾难也是一块试金石。那场地震,震垮了楼房,却震不垮民心的坚强、善良与团结。
人心就是力量,这更是我们当下应该充分调动的力量,因为,困难面前,尤其需要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