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史学课件整理
第5章 前寒武纪地史
5.1中国前寒武纪生物记录
*原核生物阶段
*真核生物阶段
*无壳后生动物阶段(裸露动物群)
*带壳后生生物阶段
1.前寒武纪的大气圈和水圈
Ar: 缺氧还原性大气(广泛出现含金-铀砾岩)Pt1早期:缺氧到含氧过渡(纹带状硅铁组合—早期藻类释放出的O2被Fe2+吸收而沉淀)
Pt1晚期:逐渐含氧,叠层石大量发育Pt2:含氧大气圈形成,出现含铁红色砂岩、高价铁沉积层、膏盐沉积和可燃有机岩,但是Pt2-3:海相沉积中原生白云岩大量发育,反映当时大气中CO2比Ar低,但仍比现在高
水圈:在Ar早期已经形成,因为在Ar1中出现玄武岩和砾岩,Pt2由还原——氧化
2.华北陆块形成历史
_1、太古代陆核形成:包括下太古界:麻粒岩、辉石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等;上太古界:片麻岩夹角闪岩、大理岩等。
_2、原地台形成:由古元古代的角闪岩相、绿片岩相和次绿片岩相。
_3、盖层形成:中、新元古代的海相沉积岩组成。
4
5.扬子板块形成历史
*扬子核部位于四川盆地,最老的基底年龄2600Ma(渔洞子群片麻岩),以及周边古元古代的年龄如:2200Ma(武当群),1700-1900Ma(河口群)等,组成扬子的变质基底。
*中新元古代发育碳酸盐岩、碎屑岩及火山岩沉积。中元古代末(1000Ma)的四堡运动(晋宁运动Ⅰ幕)和新元古代后期(800Ma)的晋宁运动Ⅱ幕使得它们褶皱、变质,并有花岗岩侵入。上覆震旦系为盖层沉积。
6.扬子板块震旦系
*扬子西部:Z1裂陷槽沉积,Z2浅海碳酸盐沉积;
*上扬子(鄂西):Z1河流沉积-大陆冰川和近岸冰海沉积,Z2碳酸盐沉积;
*下扬子:Z1河流沉积-大陆冰川和近岸冰海沉积,Z2碳酸盐-黑色页岩沉积。
[建议大家参照书上峡东震旦纪剖面]
扬子板块西部Z2灯影组:碳酸盐岩和蒸发岩沉积。
陡山沱组:碳酸盐岩。
上震旦统浅海碳酸盐岩沉积
Z1列古六组:含火山灰、砂的冰川湖泊沉积。
开建桥组:各种凝灰岩、凝灰质角砾岩和陆相砂、砾岩。
苏雄组:大陆喷发酸性火山岩。
下震旦统厚约5000m,属于大陆裂谷沉积。
7皖南地区 Z2:皮园村组:中厚层黑白条纹状硅质岩,厚200m。
蓝田组:含锰灰岩、黑色页岩、条带状泥灰岩和灰岩、含炭质泥岩,200m。
Z1:雷公坞组:“蓝田冰碛层”,为砾岩-角砾岩,厚度变化大,300-1000m。
休宁组:休宁砂岩,含火山凝灰质,厚1400m。
8华北板块震旦纪古地理
*大部分处于隆起状态,只有在东缘和南缘有地层出露。
*东缘以安徽北部为例:Z1海相碎屑岩,Z2浅海碳酸盐。
*南缘发育Z2,包括董家组和罗圈组,后者为冰碛层沉积,厚几十米到300m。
9 震旦纪古气候
*古地磁资料表明,850-600Ma,全球形成了分散的古大陆,各大陆相继形成稳定地台,在地台内部、边缘或地块间坳陷带内沉积广泛发育;
*震旦纪各大陆普遍发育1-3层杂砾岩,被认为是冰川沉积。年龄分别为740Ma、700Ma和610Ma,其中740-700Ma在各大洲都有分布,被认为全球处于雪球(snowball earth)状态。
9前寒武纪矿产
*铁:元古代中变质铁矿,鞍山式铁矿。宣龙式沉积铁矿(中元古代串岭沟组);
*铜:德兴斑岩铜矿(Pz2)、滇东东川式铜矿(昆阳群);
*磷:震旦系陡山沱组。
晚古生代地史
1.晚古生代的特征
生物界:海生无脊椎动物发生重要变革,陆生植物开始大量繁盛,原始爬行类逐渐征服大陆;D31-D32, P-T之交集群绝灭
全球构造:联合大陆(Pangea)的形成
沉积矿产:铁和铝风化矿床、膏盐、油气和煤
古气候:全球石炭—二叠纪冰川
2.象州型
I地层:浅色碳酸盐岩为主,厚度较大
I生物化石:丰度和分异度高;以腕足、
珊瑚、层孔虫、苔藓虫大量繁盛为特
色,并有双壳、腹足、头足、三叶虫、
棘皮类、厚壳竹节石、介形虫、藻类等
多门类化石。层孔虫、复体四射珊瑚和
层孔虫为主筑积而成的生物礁广泛分布。
I代表——浅水富氧的碳酸盐台地环境
4.泥盆纪华南板块内部古地理变化
1 S/D连续沉积区:滇东、钦防海槽
2 D1主要限于滇黔桂海,以碎屑岩及泥灰质沉积为主;晚期开始出现南丹型和象州型岩相分异
3 D2-3:地势平缓,海侵范围扩大,岩相分异加剧: 地势平缓,海侵范围扩大,岩相分异加剧:滇黔桂地区:南丹型和象州型;
湘粤:超覆区,亦有岩相分异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