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储能设备的用电负荷最优有序运行控制算法研究.docVIP

带储能设备的用电负荷最优有序运行控制算法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带储能设备的用电负荷最优有序运行控制算法研究.doc

带储能设备的用电负荷最优有序运行控制算法研究 黄明山1,陈新春1,陈淘1,都海波2,储昭碧2 (1. 河南许继仪表有限公司 河南 许昌 461000 2. 合肥工业大学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合肥 230009) 摘要:本文基于智能用电双向交互技术,研究了包括储能设备的几类典型用电负荷的柔性工作模式和最优用电策略。基于实时电价方案,给出优化调度算法,让用电设备能自动地通过智能终端改变其用电负荷大小,甚至是以反送电的方式工作。所提出的优化调度算法既保证用户利益最大化,又能保证峰平比最小,从而实现削峰填谷。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需求响应;智能用电; 削峰填谷 中图分类号:TM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390(2015)00-0000-00 Optimal algorithm for load control with electricity storage Huang Mingshan1, Chen Xinchun1, Chen Tao1, Du Haibo2, Chu Zhaobi2 (1. HENAN XJ METERING CO.,LTD., Xuchang 461000, Henan,China. 2. 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 230009, China) Abstract:Based on intelligent bi-directional interactive operation of the smart grid,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flexible working mode and the optimal dispatch strategy for some kinds of typical loads including electricity storage. Using real-time electricity price, an optimal dispatch algorithm is proposed, which automatically shifts the load and even generates electricity through an intelligent device.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guarantee that not only the users’ benefit maximization but also minimize the peak-average ratio to achieve peaking-avoiding and valley-filling. Simulations are given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method. Keywords:demand response, smart?use?of?electricity, peaking-avoiding and valley-filling 0 引 言 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大和电力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基于有序用电的管理模式,即需求侧管理(Demand Side Management, DSM)被电网企业越来越多地采用[1]。然而传统的有序用电管理,不论哪种技术,或通过强行限制用户在某个时间段上的用电负荷,或通过电价激励政策让用户自主限制在某个时间段上的用电负荷,就某单个用电设备而言,都是以要么工作、要么停运的方式,刚性的参与电网削峰填谷。这种传统的、带有强制性的需求侧管 理模式往往导致电力市场缺乏弹性,加深供电方和需求方的利益冲突。 为解决电力供应不足,缩小电网负荷峰谷差,一种有效的途径就是增加电力需求的弹性,在电力需求侧引入竞争机制。需求侧不再是传统的、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可以根据电价信号或激励机制做出响应,主动地改变用电需求,参与用电管理,并可以获取相应的利益,即需求响应(Demand Response, DR)[2]。不同与传统的、被动式的需求侧管理模式,智能化的需求侧响应采用的是智能用电双向交互技术。随着智能终端设备的接入、电力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及家庭智能可控负荷比例的增加,智能用电双向交互技术变得可能[3]。双向交互技术为居民参与自动需求响应、实现智能用电提供了技术基础。它既可以有效地提高电能利用率和电网运行效率,又可以达到维护电力系统和市场的稳定性和可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