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污水参考脱氮技术浅析.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污水参考脱氮技术浅析

污水脱氮技术浅析 刘钰畴 (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 南昌 330002) [内容摘要] 介绍了各种污水脱氮方法及其基本原理,着重介绍生物法脱氮技术。对污水脱氮的发展趋势做了简要说明。 [关 键 词] 富营养化 硝化 反硝化 生物法脱氮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环境资源的不断改变,水体氮污染日趋严重,据统计,我国主要湖泊处于因氮、磷污染而导致富营养化的占统计湖泊的56%之多,过多的氮化合物进入天然水体将恶化水体质量,影响渔业发展和危害人体健康,氮污染的主要危害为: (1)使水体正常的溶解氧平衡遭受干扰,并进一步促使水质恶化; (2)影响水源水质,增加水处理负担; (3)加速水体的富营养化过程; (4)含氮化合物对人和生物有毒害作用; (5)使水体感官性状恶化,从而降低水体美学价值。 氮以有机氮和无机氮两种形态存在于水体中,有机氮有蛋白质、多肽、氨基酸和尿素等,它们经微生物分解后转为无机氮,水中无机氮指氨氮、亚硝态氮和硝态氮。各种形态氮的相对含量,根据污水的性质而有所不同。 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对转化和去除污水中的氮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尝试并运用了各种可行的方法,主要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离子交换法、人工湿地法、生物法及它们之间的组合。下面就这些方法作一些简单介绍。 1 物理法 (1)吹脱法:污水中的氨氮是以氨离子(NH4+)和游离氨(NH3)两种形式保持平衡状态而存在: NH3+H2O==NH4++OH— 将pH值保持在11.5左右(投加一定量的碱),让污水流过吹脱塔,使NH3逸出,以达脱氮目的。 首先投加石灰调pH值至11.5以促使NH4+—N向NH3—N转化,然后在除氮塔内,空气自下向上吹入塔内,水自上而下喷淋,析出的NH3进入空气中,其去除率可达85%,水得以净化后再回流至格栅前,而除氮塔出来的空气再进入硫酸淋洗塔生成(NH4)2SO4,可作肥料或工业原料,该法虽然操作简便易控,除氨效果稳定,但存在下列问题:pH值过高易生成水垢;游离氨逸散造成二次污染等。 (2)电渗析法和反渗透法:这两种方法脱氮效果都好,但对水质要求高,处理成本高,一般极少使用。 (3)过滤法:脱氮效果不理想,一般可作脱氮预处理。 2 化学法 (1)折点加氯法:利用游离氯与污水中的氨作用,生成氮气而去除污水中的氮。 2NH4+3HOCL==N2+3CL—+3H2O+5H+ 在pH值为中性,进行不连续点氯化处理时,进水中的NH4+—N可以在5分钟内去除90%以上,不过出水残留有氯,须附设除余氯的工艺设施,一般可设活性炭过滤设备,其滤层高2~6m,停留时间为半小时较宜。 (2)化学混凝法:脱氮效果不够理想,产生的污泥量较大,一般不单独采用该法脱氮。 3 离子交换法 常用斜发沸石作为除氨的离子交换体,它对氨离子的选择优于钙、镁、钠等离子,当日处理水量1000m3(原水中NH4+—N浓度为20mg/L),去除率标准为80%,再生液中的氨可以以游离氨或分子氮形式排放大气,也可以成氨溶液回收后作肥料,但该法脱氮成本高,不经济,此外还存在再生液处理等问题。 4 人工湿地法 利用农田、卵石床水栽植物进行处理,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的Wyong镇,污水流量为1700m3/d,二级处理出水含氮、磷分别为35mg/L、17mg/L,采用深0.3~1.0m,面积90ha,生长芦苇和阔叶树等植物的沼泽地进行湿地处理,在距湿地系统进口650m处取样,测得氮、磷含量已降至0.03mg/L、0.06mg/L。 该法投资少,运行方便,对农村及小城镇很适用,不过过量使用可能造成附近水井、河流、水库中的NO3—增加。 5 生物法 生物法是目前运用最广、最有研究前景的方法,详细介绍如下。 生物脱氮是生物法控制氮的一个重要分类。其主要原理是经硝化—反硝化处理,把污水中的氮变成无害的N2排除体系。硝化是污水中的有机氮在生物处理过程中被异氧型微生物氧化解,转化为氨氮,然后由自氧型硝化细菌将其转化为NO3—和NO2—的过程;反硝化是反硝化细菌经厌氧呼吸将NO3—和NO2—还原转化为N2的过程,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 硝化过程: 有机氮 氨化菌 有机氮NH3+CO2+小分子有机物 NH4++O2 亚硝酸菌 NO2-+H20+H+ NO2-+O2 硝酸菌 NO3- NH4++O2 硝化菌 NO3-+H20+H+ 反硝化过程: NO3- 同化反硝化NO2- →NO→N2O→N2 (占90%以上) NO3- 异化反硝化NO2- →X→NH2OH→有机氮 5.1 影响

文档评论(0)

ust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