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八年级期中考试.
兴文学校2012年春期中检测试题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手工工场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的哪个国家 ( )
A、15世纪意大利 B、14世纪英国 C、14世纪意大利 D、15世纪英国
2、下列对手工工场的描述,正确的有 ( )
①手工工场的工人之间实行分工合作,提高了生产效率
②手工工场主雇佣工人进行生产
③中国的手工工场具有分工细密等特点
④中国手工工场出现的时间比西欧晚了200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16世纪西欧各国大力发展工商业,推行重商政策,这说明了 ( )
①商人地位的提高
②西欧已经发展成为商业社会
③工商业成为当时最主要的产业
④西欧各国君主认识到工商业对国家发展的巨大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16世纪前后,新兴的社会阶层有 ( )
①手工工场主 ②贵族 ③工人 ④奴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5、下列各项中,体现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共同点的是 ( )
A、提出人文主义精神 B、推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C、提出理性主义思想 D、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兴起
6、自然科学反对封建神学取得了重大发展,首先冲破教会禁锢的是: ( )
A、物理学 B、天文学 C、医学 D、数学
7、16世纪时从英国到印度的最近航路是 ( )
A、英国——大西洋——印度洋——印度
B、英国——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印度洋——印度
C、英国——地中海——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区——印度
D、英国——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印度
8、在17世纪,荷兰商船遍布世界各地,荷兰人被形象的称为“海上马车夫”。这说明新航路开辟后 ( )
A、促进了人口的迁徙 B、世界文明的交流日益频繁
C、促进了国际贸易的扩大 D、人们的生活条件大大改观
9、中国明朝时由国外引进了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和马铃薯。它原产地在( )
A、非洲 B、美洲 C、欧洲 D、大洋洲
10、欧洲的很多学者非常着迷于中国的儒学伦理,那么下面是哪位著名人物把孔子的画像经常挂在自己的书房? ( )
A、伏尔泰 B、莎士比亚 C、卢梭 D、孟德斯鸠
11、都市频道准备开拍一部反映 “殖民掠夺”的电视剧,其中有一个场景是欧洲殖民者从美洲返回。请你帮导演准备道具,他们的船只满载的物品应该是( )
A、美洲土著居民 B、黑人 C、廉价的工业品 D、黄金
12、下列哪个不属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第三等级 ( )
A、农民 B、教士 C、资产阶级 D、城市平民
13、下列关于《权利法案》和《人权宣言》的表述错误的是
A、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B、都体现了反对封建专制的要求
C都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D、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
A、废除丞相 B、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C、八股取士 D、设六部
16、西藏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开始于 ( )
A、明朝中期 B、明朝后期 C、清朝前期 D、清朝中期
17、对于我国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不正确的说法是A、可以给参加科举考试的人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机会
B限制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人们创造力的发展
C考试的内容是在四书五经范围内选出
D考试最终目的就是让一般的老百姓也有机会作官1553年, 侵占了澳门,17世纪初, 侵占了台湾。 ( )
A、英国、法国 B、法国、葡萄牙 C、葡萄牙、荷兰 D、美国、英国
19、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结合右图,下列对清朝前期“与外界隔绝”措施理解正确的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