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铜胁迫对红豆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毒害作用
李沁 杨唐惠子 杨瑶
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12级生物师范 南京 江苏 210023
摘要:用施加0mg/L、10mg/L、30mg/L、50mg/L不同铜离子浓度溶液的方法研究了铜离子对红豆幼苗生长的影响及测定植物体内生理生化指标的情况。结果表明:在实验的铜离子范围内,铜离子浓度越高,叶绿素含量减少,抑制了红豆幼苗根与株高的伸长,同时对MDA、POD、可溶性糖的生成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红豆幼苗;铜;铜吸收
铜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对植物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过量的铜会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使植物的水分代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各项生理代谢发生紊乱,使植物生长缓慢。红豆幼苗遭到铜离子污染后,严重影响红豆的生长发育。本次实验通过用施加0mg/L、10mg/L、30mg/L、50mg/L不同铜离子浓度溶液的方法研究了铜离子对红豆幼苗生长的影响及测定植物体内生理生化指标的情况,并初步探讨了植物对铜离子的适应性机理。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红豆幼苗
1.2、试验设计:当红豆幼苗长出真叶的时候施加0mg/L、10mg/L、30mg/L、50mg/L不同铜离子浓度溶液,7天后实验红豆生理生化指标。
1.3、叶绿素含量及其胡萝卜素含量测定
1.3.1、提取:叶片去除中脉,洗净、吸干、称取0.3g左右,记录重量后于研钵中加入5mL 80%丙酮、少许石英砂和碳酸钙,研磨匀浆后过滤,再用5mL 80%丙酮冲洗滤渣,混匀,滤渣应该接近灰白色。如果仍偏绿,需要将滤液倒回漏斗再次过滤。用量筒量滤液体积。
1.3.2、测定:以80%丙酮调零,测定叶绿素提取液在645nm、663nm和470nm处的光吸收值。
1.3.3、计算:叶绿素a:C=12.21A 663 -2.81A 645
叶绿素b:C=20.13A 645 -5.03A 663
叶绿素a/叶绿素b=?
1.4、植株高度测定:将植株从盆中取出,洗净蛭石后测量茎高,同浓度Cu2+处理的植株茎高取平均,比较不同浓度Cu2+处理对植株茎生长的影响。
1.5、植株根长:将植株从盆中取出,洗净蛭石后测量主根长度,同浓度Cu2+处理的植株主根长度取平均,比较不同浓度Cu2+处理对植株根生长的影响。
1.6、MDA及其可溶性糖的测定
1.6.1、MDA的提取:称取剪碎的试材0,3g,加入2ml l0%TCA和少量石英砂,研磨至匀浆,再加8mlTCA进一步研磨,匀浆在4000r·min-1离心10min,上清液为样品提取液。
1.6.2、显色反应和测定:吸取离心的上清液2ml(对照加2ml蒸馏水),加入2ml 0.6%TBA溶液,混匀物于沸水浴上反应15min(自有小气泡产生后计时),自来水迅速冷却后再离心(4000×g)10min。取上清液测定532、600和450nm波长下的消光度。
1.6.3、计算含量
MDA浓度(mol / L) = 6.45(A532-A600)- 0.56A450
MDA含量[mol·(g FW) ] = c(MDA浓度) x V(提取液体积mL)x 10-3 / (g FW) (植物组织鲜重)
可溶性糖的浓度(mmol/L)=11.71A450
1.7、POD测定:
1.7.1、配制反应液:0.1mol/L 磷酸缓冲液(pH6.0) 50ml +愈创木酚 28uL +H2O2(30%) 19uL(将磷酸缓冲液水浴加热,加入愈创木酚并不断摇匀,完全溶解后冷却、加入H2O2。一般临用前配制,冰箱内短期保存。)
1.7.2、提取酶液:叶片0.5g + pH6.0磷酸缓冲液5mL(预冷)
冰浴研磨,转入离心管,离心(4000rpm × 15min),上清液定容至10mL,即为粗酶液。
1.7.3、测定:波长调至470nm预热,以3mL 反应液+ 0.2mL 提取液调零。3mL反应液+0.2mL粗酶液,震荡混匀并立刻记时,测OD470,30S内读第一次数,之后每10S读数一次,至OD值3.000。
(如酶反应速度太快,可用提取液稀释后再测)
1.7.4、计算:选取OD值变化较均匀的一段数据,代入公式计算;
以每分钟OD值变化0.01作为1个酶活力单位(U)。
过氧化物酶活性[U/(gFW·min)]=△A470×(VT/W×VS×0.01×t)
原始数据的处理
2.1、红豆幼苗根长测定(表1)
铜离子浓度(mg/L) 0 10 30 50 编号1 18.5000 13.5000 16.0000 15.5000 编号2 16.0000 16.5000 15.5000 9.5000 编号3 11.0000 15.5000 17.5000 13.5000 编号4 17.000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