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整理体温的评估与护理.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整理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一、正常体温的生理变化 二、体温评估 三、护理措施 概念: 体温:也称体核温度,是指身体内部胸腔、腹腔和中枢神经的温度。其特点是相对稳定且较皮肤温度高。皮肤温度也称体表温度,可受环境温度和衣着情况的影响且低于体和温度。 一、正常体温的生理变化 (一)、体温的形成 由三大营养物质、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而产生。 (二)、产热与散热 1、产热过程 机体的产热过程是细胞新陈代谢的过程。主要的产热器官是肝脏和骨骼肌。产生热量的主要因素有:食物氧化、骨骼肌运动、交感神经兴奋、甲状腺素分泌增多、体温升高等。 2、散热过程: 人体最主要的散热器官是皮肤,呼吸、排尿、排粪也散发部分热量。人体的散方式有辐射、传导、对流、蒸发四种。 1、辐射:指热由一个物体表面通过电磁波的形式传至另一个与它不接触物体表面的一种方式。它是人体安静状态下处于气温较低环境中主要的散热形式。 2、传导和对流:传导是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同它接触的温度较低的物体表面的一种方式,传导散热取决于所接触物体的导热性能。对流是传导散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通过气体或液体的流动来交换热量的一种散热方式。 3、蒸发:由液态转变为气态,同时带走大量热量的一种散热方式,临床上对高热病人采用乙醇的蒸发,引起降温的作用。 (三)体温调节 包括自主性体温调节和行为性体温调节两种方式。 通常意义上的体温调节是指自主性体温调节,其方式是: 1、温度感受器: (1)外周温度感受器:为游离的神经末梢,分布于皮肤、粘膜和内脏中,包括冷热感受器,它们分别可将热或冷的信息传向中枢; (2)中枢温度感受器:指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对温度变化敏感的神经元。 2、体温调节中枢: (1)下丘脑前部:为散热中枢,其生理作用:①血管扩张,增加皮肤表面的血流量,使热量经辐射方式散热;②增加出汗和加速呼吸,通过水分子蒸发达到散热闹目的;③降低细胞代谢,减少产热;④减少肌肉活动,防止产热过多。(2)下丘脑后部:为产热中枢,其生理作用有:①血管收缩,减少辐射散热;②减少出汗,通过交感神经直接抑制汗腺活动;③提高组织代谢率,通过交感神经系统刺激肾上腺髓质,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从而增加组织的氧化率;④寒战,增加产热。 (四)正常体温及其生理变动 1、正常体温:临床上常以口腔、直肠、腋窝的温度来代表体温。三种测量方法,直肠温度最接近于人本深部温度,而日常工作中,采用口腔、腋下温度测量更为常见、方便。 部位平均温度正常范围 口温 37℃36.3~37.2℃ 肛温 37.5℃36.5~37.7℃ 腋温 36.5℃36.0~37.0℃ 2、生理变动: 体温可随昼夜、年龄、性别、活动等出现生理性变化,但其变化的范围很小,一般不超过0.5~1.0℃。正常人体温24h内呈周期性波动,清晨2~6时最低,午后2~8时最高。不同年龄由于基础代谢水平不同,体温也不同,婴儿体温略高于成年人,老年人双略低于成年人。女性体温平均比男性高0.3℃。 二、体温评估 (一)体温过高:又称发热,指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一般而言,当腋下温度超过37℃或口腔温度超过37.5℃,一昼夜体瘟波动在1℃以上可称为发热。 发热可分为感染性发热(较为多见)和非感染性发热两类。 1、 发热程度(以口温为例)可划分为: 低热:37.3~38.0℃ 中等热:38.1~39.0℃ 高热:39.1~41.0℃ 超高热:41.0℃以上。 2、 发热过程及症状,一般包括三个时期: (1)体温上升期:此期特点是产热大于散热;体温上升可有两种方式:A、骤升是体温突然升高,在数小时内升至高峰;B、渐升是指体温逐渐上升。 (2)、高热持续期:此期特点是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 (3)、退热期:此期特点是散热大于产热,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退热方式有骤退和渐退两种,对于骤退型者由于大量出汗,体液大量丧失,易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厥冷等虚脱或休克现象。主要表现为皮肤潮湿、大量出汗。 3、热型:各种体温曲线的形态称为热型 (1)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左右,达数天或数月,24h波动范围不超过1℃。(肺炎、伤寒) (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h内温差达1℃以上,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败血症、化脓性疾病) (3)间歇热:体温骤然升高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

文档评论(0)

love19874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