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的价值观.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徐光启的价值观

徐光启的价值观 ——由一则教学片段说开去 嘉定区教师进修学院 鲍丽倩 中学历史课程中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的资源。因此,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挖掘相关资源,并运用适切的教学手法以达到理想的生命教育的目标,是值得广大中学历史教师思考的问题。前不久,听育才中学山昌岭老师执教高一历史教材第三分册《早期的西学东渐》,其中一个教学片段的核心内容是“徐光启的价值观”,笔者听后很有感触,感觉教师在生命教育策略方面有独到的做法,使本课的价值观教育于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折射出了亮彩。 为有效地说明问题,先将这一教学片段实录如下: 师:徐光启,上海人,位于徐家汇的光启公园内不仅有徐光启的墓,还有徐光启纪念馆。所以,光启公园是我们了解徐光启最全面具体的、鲜活的教材。在上海,类似的资源多不多?太多了,我们一起来举例—— 生:鲁迅纪念馆、张闻天故居、黄道婆墓等。 师:对,枚不胜举啊!我们同学守着这么丰富的资源,你有没有去参观过?有的同学讲了,我去过,但是你知道怎样参观才能获得最有效的信息呢?我来上海才五年,已去过光启公园三次。几乎每次去徐家汇,我都要去看看。最近的一次,就在上个月的四月五日,首先我来到了南丹路和漕溪路的交界处,这里有一座徐光启塑像,它实际上是引导你进入光启公园的一个入口(出示教师参观照片)…… (学生感兴趣地看着) 师:这是徐光启陵园的结构布局图(出示布局图照片)。当我们到一个名人墓园或陈列馆、纪念馆参观的时候,你注意,一般景点门口都会有一个结构布局图,我们首先要研究这个布局图,搞清楚有哪些值得我们参观的内容,然后再有条不紊地去参观。下面就结合我到徐光启陵园参观的一些照片给大家介绍一下该怎么参观。(结合教师本人一路拍摄的照片)首先我到了它的大门口,过了小桥,这是个牌坊,朝廷立的。接着,进入牌坊之后,在他的墓前竖立着十字架,说明徐光启已经加入了天主教。再往下,就是他的陵墓和墓碑,墓碑上的字是由苏步青教授题写的。在陵墓的左侧,是徐光启和利马窦在探讨问题的一尊雕塑,在右侧,是徐光启观测天象的雕塑,体现出非常执着的精神。你在看完这些之后,就可以到纪念馆来看徐光启具体有哪些事迹了。那么徐光启到底做了些什么,我不想赘述,我建议你们不妨利用周末的时间亲自去看一看,按照我刚才说的这种方法,去看看门道。这里我只讲关于徐光启的两个小故事。 (学生的兴趣被再度激起,全神贯注地倾听) 师:第一个故事是关于翻译《几何原本》的。大家知道,《几何原本》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写的,后来利玛窦的数学老师把它译成了拉丁文。明末清初的时候,有没有中国人会拉丁文?没有。徐光启翻译《几何原本》的时候,已经44岁了,比我还要大,早已经错过了学数学的最佳年龄,并且《几何原本》所探索的平面几何在当时的中国是个空白,同时,他官至翰林院大学士,是朝廷的重臣,公务繁忙。即便这样,对于外来的有价值的东西,他想法设法要学到手。要翻译《几何原本》,不仅要学好数学,还要精通拉丁文,没有非凡的毅力是完不成的。连利玛窦都感觉这是一个并不明智的决定,他劝告徐光启,若非天分突出,恐怕很难将译事进行到底。徐光启的回答是“一物不知,儒者之耻”(板书),我们知道孔子有一句话,“知耻近乎勇”(板书)。你看,徐光启这么有勇气,确实难能可贵。 师:还有一些人则认为,中国人的价值观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几何原本》就算翻译出来又有什么用呢?徐光启对此的回答是:“无用之用,众用所基” (板书),这体现出徐光启具有一种非常超前的眼光。正是凭着这种毅力和勇气,徐光启与利玛窦终于合作完成了《几何原本》六卷本的翻译。 师:我再讲第二个小故事,是一种粮食作物——甘薯的推广。我们知道,甘薯是原产美洲,后来传入中国的。徐光启父亲去世后,他回到上海老家守孝,决心将甘薯在上海推广种植。他编了一首儿歌,“甘薯一身都是宝,香甜可口味道好,备灾备荒营养高,一年四季离不了。”通过小孩们的传唱,于是上海就有好多人种。第二年,上海发生灾荒,水稻、麦子颗粒无收,倒是种植在贫瘠之地的甘薯获得丰收,救了很多人的命。之后,徐光启向皇帝上《甘藷疏》,号召全国推广,这一做法极大地改善了中国当时的粮食短缺问题,甘薯成了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中国的士大夫中,这样主动学习西方、关注普通民众生活的人是不多见的。 应该说,这一教学片段值得细细品味,它具有如下四个方面的特点,值得肯定并推广。 一、结合身边资源吸引学生 《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和网络资源,密切学校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在本课内容中,徐光启是在西学东渐过程中主动学习西方的代表人物,教科书主要介绍了徐光启与西方传教士合作翻译《几何原本》和修订历法的事迹,以不多的文字体现了他在西学的传入过程中所作的杰出贡献。教师敏锐地抓住了这个题材,适时引入乡土

文档评论(0)

fg09h0a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