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使用方法(做到四看) 一看温度。使用Bt的适宜温度在25℃以上,温度过低完全失去杀虫作用。在25~30℃时使用,其防治效果比10~15℃时高出1~2倍。温度低于20℃时最好不使用。 二看湿度。环境湿度越大,其防效发挥越好,因此宜在早晚有露水时喷施粉剂,利于菌剂粘附在茎叶上,并促进芽抱繁殖。较湿润的土壤有助于菌剂的吸附,从而提高杀虫效果。 三看阳光。为了避免阳光中紫外线对Bt细菌芽孢的破坏作用,最好在阴天或晴天下午4时以后使用。如能在Bt中加人粗糖蜜、玉米糖浆或洗衣粉,其防效更佳。 四看雨水。中到大雨会冲刷喷洒在茎叶上的药液,降低防效。如果喷后5h下毛毛细雨有增加防效作用。 思考: 1、Bt的作用机理及使用技术。 2、转基因植物的优点。 3、如何延缓昆虫对Bt的抗性? 2、培养特征 苏云金杆菌能在多种培养基上生长,在不同的培养基上形成的茵落形态有所不同。 苏云金杆菌的不同变种在相同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性状基本上颇为近似,但也表现有一定程度的差异。 3、生理特性 Bt.对营养条件要求不高。 碳源:淀粉、糊精、麦芽糖、葡萄糖等。氮源:牛肉膏、蛋白胨、酵母粉、花生饼粉、豆饼粉、鱼粉,玉米浆等。无机盐:磷酸氢二钾、硫酸镁、碳酸钙等。 Bt.在12-40℃间的温度条件下都能生长,以27-32℃较为适宜,35-40℃生长很快,但易衰老,温度低则生长缓慢。 该菌适于微碱性条件,最适pH是7.5,当pH达8.5时还能正常形成芽孢,如pH降至5以下则不能形成芽孢。 4、苏云金芽孢杆菌的类群 根据营养细胞鞭毛抗原的血清学反应及其它特性,苏云金芽孢杆菌可划分为71个血清型和88个血清型亚种。 到目前为止,已发现苏云金芽胞杆菌的伴孢晶体蛋白至少对脊椎动物中4个门和节肢动物门中9个目的有害生物有活性。 少数苏云金杆菌产生外毒素(exotoxin)血清,对家蝇亦有毒性。 5、苏云金杆菌不同亚种或菌株对昆虫的致病性和毒力的差异 苏云金杆菌的不同亚种对昆虫的毒力差异很大。 即使是同一个亚种,不同菌株对昆虫的毒力差异也可以很大。毒力的大小与产生的毒素有关,也与细菌的致病机制和寄主昆虫的特异性有关。 (二)苏云金杆菌的毒素和致病机理 1、苏云金杆菌的毒素 苏云金杆菌能产生对多种昆虫或其他无脊椎动物有害的活性成分,这些活性成分是其杀虫的核心。目前,已从Bt中发现了10几种有不同功能的生物活性成分。 (1)杀虫晶体蛋白(Insecticidal crystal protein,ICP) 伴孢晶体(Parasporal crystal)、伴孢晶体包含体(Parasporal crystal inclusion body)、晶体蛋白(Crystal protein)、晶体毒素(Crystal toxin),又称δ-内毒素,是苏云金杆菌具有杀虫性能的主要毒素。 ICP由cry基因和cyt基因编码,这些基因大多位于染色体外的质粒上。ICP的分子量27-140kDa,形状各异。Bt的杀虫活性与ICP的形状、结构、大小密切相关。 ① ICP基因的命名 1981年Schnepf从HD-1中克隆到了第1个ICP基因。 1998年Crickmore依据IC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其演化关系,将ICP基因分为4级。 2009年8月,ICP基因按照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已被分为cry1-cry59, cyt1和cyt2共61类,487个,其中cry基因460个,cyt基因27个。 ②ICP的三维结构及功能 ICP中最先获得三维结构的是鞘翅目昆虫特异性毒素蛋白Cry3A,接着又获得鳞翅目昆虫特异性毒素蛋白Cry1Aa的三维结构。 结构域Ⅰ:由8个α螺旋组成,与细胞膜插入及孔隙形成有关; 结构域Ⅱ:由3个β折叠片和2个短的α螺旋组成,与昆虫上皮细胞表面毒素受体的结合有关; 结构域Ⅲ:由2个β折叠片形成一个面对面的β夹层结构,具有毒素的稳定性、特异性与结合有关。 (2)营养期杀虫蛋白(Vegetative insecticidal protein,VIP) 是专指营养期表达的杀虫蛋白。 具有热不稳定性的可溶蛋白,95℃处理20min便失去活性。 2009年8月,有65个vip基因被鉴定分离。VIP由vip1、vip2、vip3三种基因编码,杀虫活性各不相同,且在氨基酸序列的进化上与ICP没有任何同源性。 Vip3A以可溶性蛋白的形式存在于害虫中肠,与中肠上皮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形成稳定的离子通道,破坏中肠形成孔洞,造成昆虫死亡。对夜蛾科害虫具有广谱的杀虫活性。 一些对Bt杀虫晶体蛋白有很强抗性的昆虫对Vip3A都较为敏感,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buntuLinux操作系统第2版(微课版)钟小平课后习题答案.doc VIP
- 输电线路三跨的经验分享.ppt VIP
- 电动汽车分布式驱动系统动力学分析与优化设计.docx VIP
- 专题1.4数轴与动点经典题型(四大题型)(原卷版+解析).docx VIP
- 幼儿小蝌蚪找妈妈绘本ppt课件.pptx VIP
- 磷酸铁行业现状.docx VIP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后习题答案(2018版).pdf VIP
- 6.1 树立法治观念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pptx VIP
- GB_T 43933-2024 金属矿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技术规范.pdf VIP
- 车牌识别系统软件使用说明8.1软件基本设置.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