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时事素材
10月14日
智利奇迹
8月5日,智利北部沙漠圣何塞铜矿发生塌方事故,井下作业的33名矿工被困于700米深处。最新消息,被困地下68天的智利矿工有可能最早于今日获救,成为目前为止全世界矿难中井下生存时间最长的人。这是一个令人亢奋的消息,如同科学无国界一样,生命的崇高与尊严,是人类普适的价值观。所以,让我们共同等待生命奇迹的时刻。
细节感动人生。三言两语说不尽智利矿难后当地乃至全世界的救援措施,一个令人感佩的细节不得不被突出出来:矿工们被困井下68天,但是他们在商讨谁最后升井时,都表示让他人先上去。智利卫生部长说: “他们无私的态度是一种值得赞扬的精神,充分表示了他们的团结和对朋友的忠诚。”智利官方的这种表态,多少有些吝啬。在生与死的面前,在早一刻有可能生而晚一时有可能死的抉择面前,能够相互 “礼让”,已然不是无私所可以赞扬的,也不是团结与忠诚所可以表述的,而是落难者在困境中对生命的最高礼敬——一种忘我的礼敬——没有 “我”,而只有生命。这种忘我的真挚与礼敬,并不华丽,相反却朴素地令人心灵虚弱——所有的震撼与感动,其实都没有贴近人性的原点,而人性的原点就是最朴实无华的柔弱。在生死关头,我,或者我们,都很难做出如此简捷、朴实但却占据人性巅峰的抉择。但是,又不得不承认,人性是相通的,无分种族与国籍。所以,我们有必要去探究到底是怎样的外部力量激发了如此崇高且淳朴的人性。
同样,细节也决定成败。在关于智利矿难的报道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生僻的词语:避难所。就在这个塌方的铜矿里, 33名矿工生存68天的地方叫做避难所。
相关新闻描述的是,这个避难所中,室温维持在32至36摄氏度,有通风口,有生命赖以维持的饮用水。这种简朴的场所,不是第一次看到。媒体在今年4月初对美国西弗吉尼亚州一起矿难的报道中显露:该煤矿矿下设有密闭救援室,里面储有四天食物、水和氧气,以备矿难中矿工避难等待营救。或许,正是这些地下的避难所或者救援室,让被困者先升井与后升井同样有着生命的保证,才让被困矿工不至和时间 “拼命”,才让人性光芒雍容到彻底无私的地步。所以,智利矿难中那耀眼的人性光芒,到底是人性原点的放大,还是制度保证下的升华,很值得我们思考并用来完善我们社会的人文塑构。
矿难何以让一个国家如此耀眼
10月13日上午,智利圣何塞铜矿被困矿工营救行动全面启动,受困矿工陆续升井。自8月5日矿难发生以来,33名矿工已经创造了被困地底时间最长、且成功生还的世界纪录。据悉,智利矿难不仅智利全国关注,而且牵动了全球媒体的目光,有1700名记者、两国总统亲临救援现场。
“在世界上,几乎没有人知道智利。”这是一个受困矿工亲属的话。但现在不同了,一场矿难救援让智利成为全球焦点。西方媒体说,智利借解救矿工良机复兴国家,而中国网友称这是最好的国家宣传片。显然,智利不用出台什么重大改革法案,也不用支付广告费,就能对内凝聚民心,对外提升国家形象。
33人被困井下,放到世界矿难史上看,是极其平常的,即使是上百名矿工被困井下,都不一定能引来全球关注。智利33人被困井下何以惊动全球?显然这是很多人关心的话题。在我看来,一场矿难让这个国家如此耀眼,不仅与这一矿难创造了多个奇迹有关,更与整个矿难救援过程所展现的人性光辉有关。
事实上,智利这起矿难并不是今日才成为舆论焦点,自从8月22日被困矿工向地面传出纸条“我们33人都在避难所内,全部安好”那一刻起,这个国家就因为这起矿难进入全球人视野。被困矿工无论是在井下升国旗吃大餐庆祝独立日,还是收看足球直播和影碟,或是天天洗澡、训练减肥,都让人异常吃惊。
受困矿工的井下生活如此丰富多彩,大概出乎不少人的意料。难道是智利矿工天生就这么乐观吗?显然不是。如果没有设施齐全的地下避难所,如果没有地面持续科学的给养与精神鼓励,恐怕这两个多月的地下生活是很难熬过来的。我们在为这些矿工庆幸的同时,更要反思自己矿业的地下避难与地上救援。
显然,33名受困矿工在700米深的地方能坚持下来,首先是紧急避难所发挥了重要作用,储备了食品、水、氧气等急需品。反观中国矿难,受困矿工不是天天吃大餐,而是靠吃煤渣、装炸药的纸箱来维系生命。因而,不少公众和专家呼吁,煤矿建设与生产中应备有“避难设施”——这似乎比“领导下井”制度更为有效。
除了地下避难设施让人刮目相看,地面救援同样值得肯定。举一例说明:据相关报道,矿难发生后,负责营救行动的智利国家铜业公司就邀请了跨国矿业公司专家和美国宇航局专家来向营救人员提供建议,这不仅是智慧支援,更给了营救者和受困者信心。这一现象反映出在智利人的眼中,矿工生命比国家脸面更加重要。
而且,被困矿工所表现出的冷静、乐观、自信、团结、友爱是值得赞赏的。被困矿工争相要求最后升井、井下传递纸条向女友求婚,基本就说明了一切,这也是此次矿难创造奇迹不可忽略的因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