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模块化组织理论研究进展 主要内容 一、模块化组织 二、模块化组织运行机制 三、模块化组织理论研究进展 1.模块化组织 1.1 定义 Daft和Lewin认为,模块化组织是一种“通过内部互相联系的协调和自组织的过程来实现组织柔性和学习曲线效应的新型组织范式”。 Schilling和Steensma也指出,在某些产业,一体化的层级组织正在被具有可渗透、内部化和模块化特性的非层级制实体(即模块化组织)所取代。 模块化组织是以顾客为中心,由多个可以动态组合的能力模块(单元)组成,能力模块是指拥有各种能力和资源的角色,它们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相关利益关系,能力模块之间通过承诺(标准接口、规则)形成相对的客户服务关系,可以要求服务或提供服务,承诺表现为一种正式或非正式的契约关系,使用承诺通过工作流管理系统跟踪管理和协调,使各个模块的能力和责任形成相互补充的有机整体。 1.2模块化组织的形成动因 学者们从两个层面研究模块化组织的形成动因: 一是外生性动因,即产品设计、生产、技术的模块化变革要求组织结构进行相应的模块化,表现为组织结构对内外部环境的反应; 模块化的演进遵循“技术模块化→产品模块化→产业模块化→组织模块化”的发展道路,组织也在这一演化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模块化组织的雏形。 Sanchez和Mahoney(1996)指出,“模块化的产品设计需要企业组织设计的模块化”,模块化的产品设计思想和方法直接促进了模块化组织的产生。 Schilling和Steensma(2001)用美国330个制造产业的数据来研究产业输入和需求的异质性对模块化组织形式的影响关系。他们的研究表明,标准的有效程度、技术的变化速度、竞争的激烈程度也推动了组织的模块化的进程。 二是内生性动因,即分工经济及模块化的效率机制表明组织模式的发展方向为模块化结构,体现为内生自然演化的结果。从内生性动因的层面看: (1)模块化是与分工经济相联系的经济现象,是经济系统演进的结构性表现。 以杨小凯和黄有光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运用超边际分析的方法论证了分工、专业化与企业组织内部协作网络的效率性。他们认为专业化生产的模块组织出现的最主要推动力量来源于分工。 (2)信息技术推动组织变革。 信息技术发展带来信息成本的下降,模块化组织具有众多弹性信息交流渠道,促使组织内部各自模块对称的掌握信息,降低了信息成本。而产品价值链中包含的信息量越大,信息强度越高,越需要形成模块化,因此在知识密集型行业的企业中最容易形成模块化组织。 (3)职能科层制自身存在的问题是模块化组织出现的内在动因。 当企业开始采用松散的联系形式来代替严密的一体化的层级结构时,组织系统逐渐会变得模块化。 (4)价值链形态演变以及价值链边界的放松是模块化组织形成的原因之一。 随着模块化技术的应用和不断发展,一方面,协调生产方式的市场和组织在不断模块化;另一方面,垂直一体化企业的组织结构也在不断松散,并且以知识和交易等意识能力要素所决定的价值生产方式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 1.3模块化组织模式 对于模块化组织模式的分类,学者们分别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设计、制造的角度进行了研究。 (1)Langlois和Robertson(1992)从产品制造的角度,最模块化的企业生产网络基本分为两种类型: 核心生产网络和分散生产网络。 在核心企业协调型网络组织中,核心企业居于领导地位,通过协调各个成员企业之间的运作,发挥职能集成和产品集成的作用,各成员企业依附于核心企业。 在分散型生产网络组织中,各个成员企业根据其在价值链中所处的位置有目的地向承担价值链中下一职能的企业提供信息和产出转交活动,依靠这种类似流水线的连续过程生产产品并提供给消费者。 (2)青木昌彦(2003)根据模块之间信息传递方式的不同,把组织模式分为金字塔型组织模式、信息同化型组织模式和信息异化型组织模式。 在金字塔型的组织模式中,“舵手”负责处理专业的、排他的系统信息,事先决定模块的联系规则,是系统的设计师。各模块在“舵手”发出看得见的信息条件下,负责处理各自活动所必需的个别信息,典型代表是IBM开发360型电脑时采用的组织模式; 信息同化型组织中,“舵手”处于领导地位,但“舵手”与模块之间可以进行信息交流,联系规则也可以做细微的调整,典型代表是日本丰田型组织模式; 信息异化型组织中存在多个“舵手”,系统中存在舵手—模块的双向信息反馈,“舵手”负责整合模块信息,从而形成系统路径,典型代表是硅谷模式。 (3)其他分类方法 周鹏(2004)根据企业之间实力地位和影响力的大小,将组织模式分为核心型企业网络组织模式和分散型企业网络组织模式。 雷如桥等(2004)将适应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