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权-中国麻风防治协会.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景权-中国麻风防治协会

麻风病的个性症状与临床误诊的关系浅谈 王景权 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 浙江省性病预防控制中心 E-mail:wjingquan@126.com 麻风病的诊断标准 浅感觉障碍 神经粗大 查到麻风菌 特异组织病理学变化 符合两条或两条以上即可诊断为麻风。 单纯从诊断标准来看,诊断麻风是比较容易的,可是为什么麻风的误诊现象这么普遍呢? 其中导致麻风误诊的原因有哪些呢? 麻风疾病症状本身与麻风误诊有没有什么关系呢? 麻风症状的变异性 麻风的症状表现很难令人相信这是同一种疾病,是由一种单一的病原体导致的这些临床表现。 根本的原因是麻风的临床表现是取决于机体对麻风菌的特异性免疫力。 Hastaing称:“没有一种人类的传染病像麻风那样多样化,从可自愈的.单一斑疹到多系统的病变,如发生麻风反应则其表现就更为复杂” 临床上一种奇怪现象 我们皮防机构的医生在确诊了一例麻风后总会有这样一些议论,“怎么这样的病人都不能诊断是麻风,水平也太差了吧!” 其实这样的说法也有失公允,原因何在: (1)在皮防机构诊断的时候患者已经表现出典型的具有特征性的麻风表现,如浅感觉障碍,周围神经粗大等。 (2)早期的麻风症状没有特异性,也没有有效简便的实验室手段能够确诊早期麻风,即使专业的皮防医生,也不敢轻易地诊断为麻风。 (3)在医疗纠纷,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诊断麻风更应该慎重。 基本结论 掌握了麻风疾病症状的基本规律并不能保证不发生麻风漏诊或误诊。 尽管麻风误诊与病人,医生,检验条件等许多因素有关,但麻风疾病本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变异性无疑是导致麻风误诊的最重要的原因。 要减少麻风误诊,掌握麻风病的一些个性特征,以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看待麻风的症状也是十分必要的。 症状变异的发热案例 发热也可以是麻风: 麻风病一般不会导致发热,但是近年来麻风误诊的报告中发热者比例不少,如侯氏报告1例,女,39岁,2年来反复突发高热伴发皮肤红色结节。患者初诊入某医院内科待查,后皮损活检结合临床诊断为脂膜炎,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2周后高热及皮损消退出院。此后每3-4月反复发生同样损害,仍到该老保医院就诊,诊断和治疗如前。患者系教师,爱看一些卫生保健书刊,又来自麻风高发地区,怀疑自己得了麻风,要求会诊,经检查被诊断为瘤型麻风伴ENL反应。(侯玉鸿,王载明,陈家琨.瘤型麻风ENL反应误诊为结节性脂膜炎2例。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4,20(5):491-492) 麻风发热一般见于发生麻风反应时,此外足底溃疡感染或非特异性麻风菌血症时也可以发热。所以对于一些伴有皮损的发热病人要考虑麻风的可能。 面部和四肢浮肿要考虑麻风 麻风早期有时出现面部四肢浮肿等症状,在发生二型麻风反应时手足或面部肿胀患者也不少,有时手足发生腱鞘炎也可水肿,在这时临床多将其误诊为肝肾水肿或风湿病。 如才卓玛报告1例18岁男性,3年前无原因高烧,全身浮肿,诊断肾炎,后来发现身上出现红斑,白班,检查发现多处神经粗大,诊断BT麻风。还报告1例50岁女性,面部浮肿,脱眉,手足麻木2年,后诊断LL麻风。(才卓玛.一家庭发现麻风病人4例.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7,23(7):638) 李红毅等报告1例52岁男性大学教师,双下肢浮肿5年,全身结节2年,1995年开始双侧膝关节肿痛,下肢浮肿,诊断肾炎,2年后出现手臂等处红色结节样损害,后鼻腔堵塞感,反复在各大医院误诊,最后确诊组织样麻风瘤。(李红毅,范瑞强,石灵春.组织样麻风瘤误诊为组织细胞增生病1例.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2,18(3):289-290) 一般面部浮肿如果不是反应性的,很可能是早期皮肤浅在性弥漫性浸润表现,注意仔细观察可以避免。 鼻塞鼻出血请考虑瘤型麻风 瘤型麻风早期易损害鼻枯膜,常见的症状多为鼻孔发干或鼻塞,鼻涕中带血,尤其是前下鼻中隔处于麻风杆菌的亲和部位。鼻尖凹陷是麻风病的特征。 刘氏报告1例32岁患者面部四肢多发性结节伴疼痛,4个月,同时有角膜炎与胬肉,患者左侧赛鼻塞,鼻出血,眉毛脱落,明显乏力,食欲差,否认麻风接触史,检查见鼻腔黏膜充血明显,左侧鼻腔见一黄豆大小红色结节,右眼角膜部分浑浊,见胬肉增生。诊断组织样麻风瘤LL(刘振峰,廖文俊.组织样麻风瘤1例.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6,22(6):512) 高氏也报告1例瘤型麻风误诊慢性鼻炎,患 者女,38岁,农民。自95年开始鼻孔发干,流涕中偶尔带血,未求医。2年后,上述症状加重,到某市医院就诊,以慢性鼻炎住院治疗21天,鼻孔发干、鼻涕带血症状未减轻,不久而部出现红润,轻微的浮肿,鼻尖略有凹陷,多次到医院诊治,均未做出明确诊断。近一年来,眉毛逐渐稀疏,面部、四肢及臀部皮肤麻木,千燥无汗,并呈浅红色,边缘不清,后来至专业机构根据症状、体征、实验室、病理检查,最终确诊为瘤型麻风病。(高宝

文档评论(0)

book198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