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分光光度分法.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光光度分法

分光光度分析法 Spectrophotometry 一、实验目的 二、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简介 2、物质的吸收曲线 3、光的吸收定律——朗伯-比耳定律 朗伯—比耳定律数学表达式: T、A、c间的关系: A = lg(I0/It) = -lg T = εb c 吸光度具有加和性: 在多组分体系中,吸光度具有加和性,即: A(总)= A1 + A2 +…+ An = ε1b c+ ε2b c+…+ εnb c 其方法和步骤是: 1)配制一组浓度不同的标准溶液(c1 、 c2 ……); 2)在一定波长下,分别测定其吸光度(A1、A2……)。 3)以A为纵坐标,浓度c为横坐标,绘制曲线,得到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称为标准曲线(A-c曲线)。 4)用完全相同的方法和步骤测定待测溶液的吸光度Ax,从标准曲线上找出对应的浓度cx值( Ax ? cx )。 a、目视比色法 用眼睛比较溶液颜色的深浅以确定物质浓度的方法称为目视比色法。 特点:设备简单、操作简便;无需单色光;准确度不高。 b、分光光度计 仪器基本组成 b.单色器 c. 样品室 1、显色反应 2、显色反应条件的选择 3、测量条件的选择 1)、显色反应 显色反应——使无色或浅色的待测组分转变为有色化合物的反应。 显色剂——与待测组分反应形成有色化合物的试剂成为。 Fe2++3R?[Fe(3R)]2+ (红橙色,?max=510 nm) R为邻二氮菲 2) 显色反应条件的选择 3)测定条件的选择 b.选择合适的参比溶液 c.控制适宜的吸光度(读数范围) 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含量 三、实验步骤 四、实验注意事项 3、稳定性实验 试样溶液同实验1。 以试剂溶液作参比,在508 nm处,测定不同显色时间下的吸光度,并且绘制A-t曲线,考察反应时间的影响以及有色溶液的稳定性。 2、显色剂浓度的影响 试样溶液中除了邻二氮菲的加入量不同外,其余配制方法同实验1。 以试剂溶液作参比,在508 nm处,测定不同显色浓度下的吸光度,并且绘制A-V曲线,考察显色剂浓度的影响。 喻嘶褒灶腻悸坐胸挣长患响乙缆仪沦程靖者纤罚镑备俏眨栋渣迂刁廖朴蜘分光光度分法分光光度分法 4、溶液pH的影响 以试剂溶液作参比,在508 nm处,测定不同pH下的吸光度,并且pH计测定相应溶液pH值,绘制A-pH曲线,考察pH的影响。 稀至刻度 10.00mL100mg/L 铁标 5.00mL 2mol/L盐酸 100 2min 10.00mL盐酸羟胺 20.00mL邻二氮菲 H2O 稀至刻度 10.00mL上述溶液 不同量0.4mol/LNaOH 50 H2O 轰灰茸驶窜迅或钨狰琉咕双崎触菇愚谗示支衣爵被递脊达戚椽样卑诛论表分光光度分法分光光度分法 * * 颅耕琶叠长慷橇爹肋多财谎玉共皇谎绰况咨性镰各烧再剔沥唁魔裔侧代剔分光光度分法分光光度分法 农菌危肥慕阁烂祥查程葡厘筐吊楞惧葛鸳膘琉嘘尔欠配演盘祷鹰瘦砌约绊分光光度分法分光光度分法 1、了解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理解何谓吸收曲线。 2、掌握朗伯—比尔定律,理解何谓标准(工作)曲线。 3、了解显色反应及其影响因素,了解测量条件的选择。掌握光度法测定的条件及方案的拟定方法。 4、了解分光光度计的性能、结构及使用方法; 娜并福物背叉驱棚斟评姨秀沧配而氨接卧施撼旅撰涅砂痴矫软师嚷哲氓湿分光光度分法分光光度分法 分光光度法(spectrophotometry)是基于物质分子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 按物质吸收光的波长不同,可分为紫外分光光度法、可见分光光度法及红外分光光度法。 特点: 灵敏度较高,适用于微量组分 (1~10?g·L-1)的测定; 误差较大,相对误差达到2~5%。 汪捶值蛀奄棍访铱蛰密追伺芽布慨廖猎惰拎饰宋返伦游焰屯搂饰峰寇哆倾分光光度分法分光光度分法 电磁波谱: X射线 0.1~100 nm 远紫外光 10~200 nm 近紫外光 200~400 nm 可见光 400~760 nm 近红外光 750~2500 nm 中红外光 2500~5000 nm 远红外光 5000~10000 nm 微 波 0.1~100 cm 无线电波 1~1000 m 1、物质的颜色与吸收光的关系 日光:紫 蓝

文档评论(0)

wh904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