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 绪论供参考学习
0 绪论(Introduction)
主要内容
0.1 流体运动与流体力学
0.2 流体力学研究对象与分类
0.3 流体力学与工程技术
0.4 流体力学研究方法
0.5 本门课程学习目标
0.1 流体运动与流体力学
人类的祖先在海洋里生活了40亿年。人类在空气里也生活了700万年。虽然生活在流体环境中,人们对一些流体运动却缺乏认识,比如:
1. 高尔夫球:表面光滑还是粗糙?
2. 汽车阻力:来自前部还是后部?
3. 机翼升力:来自下部还是上部?
高尔夫球运动起源于15世纪的苏格兰。起初,人们认为表面光滑的球飞行阻力小,因此当时用皮革制球。后来发现表面有很多划痕的旧球反而飞得更远。该谜直到20世纪建立流体力学边界层理论后才解开。现在的高尔夫球表面有许多窝,同样大小和重量下,飞行距离为光滑球的5倍。
汽车阻力 汽车发明于19世纪末。当时人们认为汽车高速前进时的阻力主要来自车前部对空气的撞击。因此早期的汽车后部是陡峭的,称为箱型车,阻力系数CD很大,约0.8。实际上,汽车阻力主要取决于后部形成的尾流。20世纪30年代起,人们开始运用流体力学原理,改进了汽车的尾部形状,出现了甲壳虫型,阻力系数下降至0.6。20世纪50~60年代又改进为船型,阻力系数为0.45。20世纪80年代经风洞实验系统研究后,进一步改进为鱼型,阻力系数为0.3。后来又出现楔型,阻力系数为0.2。20世纪90年代以后,科研人员研制开发了气动性能更优良的未来型汽车,阻力系数仅为0.137。经过研究和改进,汽车阻力系数从0.8降至0.137,减少到原来的1/5。目前在汽车外形设计中,流体力学性能研究已占主导地位,合理的外形使汽车具有更好的动力学性能和更低的耗油率。
机翼升力 人们的直观印象是空气从下面冲击着鸟的翅膀,把鸟托在空中。19世纪初流体力学环流理论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足球运动的香蕉球现象可以帮助理解环流理论:旋转的球带动空气形成环流,一侧气流加速,另一侧减速,形成压差力,使足球拐弯,称为马格努斯效应。机翼的特殊形状使它不用旋转就能产生环流,上部流速加快形成吸力,下部流速减慢形成压力。测量和计算表明上部吸力的贡献比下部要大。
人们之所以不能凭直觉来认识流体运动,是因为: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水无色透明、流动形态变化太快,肉眼难以观察、肉眼无法辨认。
用特殊的技术可以让流动图像显现出来:
高尔夫球和汽车的阻力同尾部漩涡流有关,用圆柱绕流流场显示和数值模拟可观察尾流图像。
机翼升力也与后部的漩涡有关,同样可以用流场显示技术来观察。
丰富多彩的流动图案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力学规律,有些动物具有巧妙运用这些规律的本领。
具有高度智慧的人类为了揭开流动奥秘,建立了流体力学学科。
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宏观运动规律的学科。
主要研究:
流体运动规律、流体与流体、流体与固体相互作用力及流动过程中动量、能量、质量和传输规律等。
流体力学发展史
流体力学作为经典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发展与数学、力学的发展密不可分。它同样是人类在长期 与自然 灾害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逐渐发展形成的,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
人类最早对流体力学的认识是从治水、灌溉、航行等方面开始的。在我国水力事业的历史十分悠久。
4000多年前的大禹治水,说明我国古代已有大规模的治河工程。
秦代,在公元前256-前210年间便修建了都江堰、郑国渠、灵渠三大水利工程,特别是李冰父子领导修建的都江堰,既有利于岷江洪水的疏排,又能常年用于灌溉农田,并总结出“深淘滩,低作堰”、“遇弯截角,逢正抽心”的治水原则。说明当时对明槽水流和堰流流动规律的认识已经达到相当水平。
西汉武帝(公元前156-前87)时期,为引洛水灌溉农田,在黄土高原上修建了龙首渠,创造性地采用了井渠法,即用竖井沟通长十余里的穿山隧洞,有效地防止了黄土的塌方。
在古代,以水为动力的简单机械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例如用水轮提水,或通过简单的机械传动去碾米、磨面等。东汉杜诗任南阳太守时(公元37年)曾创造水排(水力鼓风机),利用水力,通过传动机械,使皮制鼓风囊连续开合,将空气送入冶金炉,较西欧约早了一千一百年。
古代的 铜壶滴漏 (铜壶刻漏)-计时工具,就是利用孔口出流使铜壶的水位变化来计算时间的。说明当时对孔口出流已有相当的认识。
北宋(960-1126)时期,在运河上修建的真州船闸与十四世纪末荷兰的同类船闸相比,约早三百多年。
明朝的水利家潘季顺(1521-1595)提出了“筑堤防溢,建坝减水,以堤束水,以水攻沙”和“借清刷黄”的治黄原则,并著有《两河管见》、《两河经略》和《河防一揽》。
清朝雍正年间,何梦瑶在《算迪》一书中提出 流量 等于过水断面面积乘以断面平均流速的计算方法。
欧美诸国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从事流体力学现象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