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抗旱、抗洪纪实供参考学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0年抗旱、抗洪纪实供参考学习

2000年抗旱、抗洪纪实 2000年,对于邢台市来说是非同寻常的的一年。干旱、洪水先后侵袭,持续干旱到第4年,又发生了“00、7”洪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人民团结战斗,谱写出一曲抗旱、抗洪、救灾,战胜水旱灾害的胜利乐章。 一、抗旱 本市今年的旱情主要发生在6月底以前,一是持续时间长,二是水资源极度匮乏,三是人畜饮水困难尤为突出,四是旱灾损失严重。 自1997年春季以来,连续3年,汛期无汛,雨季少雨。2000年1~6月份旱情继续发展,全市平均累计降雨69.7毫米,仅为常年的50%,有的县市减少8成以上。连年干旱,水源得不到补充,全市56座水库中,只有朱庄、临城两座大型水库能够提供抗旱用水,有3座中型水库蓄水在死库容以下,其余51座中小型水库干库见底。21条河道全部干涸断流,塘坝坑池更无水可蓄,地上水总量仅为0.99亿立方米,其中朱庄水库蓄水0.76亿立方米,成为近20年来蓄水最少的一年。地下水位与上年同期或年初相比,都有大幅度下降,据观测的118眼机井,今年1~5月份, 浅层水平均下降0.87米,最大下降8.1米,深层水平均下降12.3 米,最大下降38.6米,全市4.1 万眼机井因此不能出水或时抽时停,占配套机井的46% 。春季天气异常,风、沙尘暴严重,入夏气温比常年偏高1至 2度,除适时灌溉的农田外,土壤墒情普遍欠缺,气象部门6月18日在平乡县测试,干土层厚达11厘米,10、20和50厘米的土壤相对湿度仅有4%、18%和39%, 多数县市的测试结果与平乡相近,处于明显的缺水干旱状态,远远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省气象部门5月份测绘的干旱等级图表明,邢台市6个县市为特旱、4个县为大旱,其余县市区为干旱,没有轻旱或不旱的县市。 干旱对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一是夏粮严重减产,全市种麦570万亩, 受旱346万亩,减产成灾271万亩,占麦田总数的48%,49万亩颗粒无收, 减产小麦2.9亿公斤,山区县市与新河、南宫、巨鹿的267个村、5.8万户、19.7 万人连续4年6季基本无收成,全市34万人缺粮970万公斤。二是给秋季农业生产造成很大困难,6月底,全市受旱耕地高达782万亩, 占耕地面积的77%,其中作物受旱302万亩,严重受旱140万亩,干枯死苗7万亩。480万亩麦茬地、白地因旱迟迟不能播种或播种后不能出苗,其中120万亩白地春播被迫转夏播,幸亏7月初的一场大雨使旱情大为缓解,保住了秋季农业生产。 三是发生了近十年来最严重的人畜饮水困难。尽管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采取了一系列自救解困措施,高峰时仍有25万人、6 万头大牲畜发生严重的饮水困难,比去年增加了近一倍,山区群众赖以生存的地上水近乎枯竭,有16万人需出村拉水维持生活,有的往返10公里以上,水源旁边排队等水的群众常常昼夜不断,部分群众只能把大牲畜赶往亲朋家饲养。往年只限于山区的饮水困难,今年平原乡村大量发生,城镇用水受到限制,邢台市区和17个县城的供水全部靠超采地下水来维持,邢台市区地下水位一度达到3天1米的下降度,只得提高水价限制用水。 面对严重的干旱,为夺取农业生产大丰收,保证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和社会稳定,各级党委政府把抗旱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环环相扣进行安排部署,组织群众积极开展抗旱斗争。 市委、市政府领导对抗旱工作始终不松劲,春季先后数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抗旱工作。入汛后,防汛不忘抗旱,市委书记藏胜业在朱庄水库检查防汛时强调,不要忘记我市常年干旱缺水,要抓住机会多蓄水。副书记齐耀增、副市长张洪义、李英民多次深入山区解决饮水困难。 市水利局在抗旱工作中,首先,迅速派出抗旱工作组,到抗旱第一线了解旱情,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反馈信息,协助市委、市政府组织和动员全市人民大力开展“一抗双保”活动。其次,组织县乡两级抗旱服务站深入到农村田间地头,积极开展打井、销售机泵、安装节水灌溉设施等服务。第三,加强水利工程调度,适时组织水库放水,抢引多蓄河道客水,搞好机井配套,组织车辆向旱情重的村庄送水,保证人畜饮水,最大限度地为农业灌溉提供了水源。第四,及时向省厅反映旱情,争取到国家和省特大抗旱费 510 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全市抗旱活动的开展。第五,投资564 . 9 万元,重点解决了 48 个村、 3 . 16 万人、 0 . 56 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解困人口是全年任务的 171 %。邢台、沙河、临西、南宫、内邱5个县市不等不靠, 主动从财政挤出抗旱资金30-50万元, 用于抗旱补助和购置必要的机械备,从财力、物力上大力支持抗旱。 饮水是今年非常突出的群众困难,山区4个县市把解决饮水困难作为“三讲”的具体行动,本着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不惜代价专车送水到村到户。内邱县四大班子组织县直各部门一把手到山区查看旱情、现场办公,共筹措资金30万元,发放

文档评论(0)

dar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