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语文,第3篇2-5供参考学习.docVIP

2011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语文,第3篇2-5供参考学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语文,第3篇2-5供参考学习

第三篇 第2章 第五节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 穆衍字昌叔,河内人,徙河中。第进士,调华池令。民牛为仇家断舌而不知何人,讼于县,衍命杀之。明日,仇以私杀告。衍曰:“断牛舌者乃汝耶?”讯之具服。 后知淳化,耀之属县。衍从韩绛宣抚陕西,遇庆卒溃乱,衍念母在耀,亟谒归,信宿走七驿。比至,庆卒尝戍华池,知衍名,不敢近。时诸郡捕贼兵粮,遂擅发常平仓,且惧得罪。衍曰:“饥之不恤,则吾丘将为庆卒矣。”衍考课为一路最。 元丰中,种谔西征,参其军事。谔第赏,以死事为下。衍曰:“此非所以劝忠也。”力争之。谔还入塞,诏往灵武援渭、庆两军。将行,衍曰:“吾兵惰,归未及解甲,安能犯不测于千里外哉?”谔乃止。同幕畏罪,阳谢衍曰:“师不再举,君之力也。”衍识其意,曰:“全万众之命,以一身塞责,衍无憾焉。” 元,大臣议弃熙、兰,衍与孙路论疆事,以为“兰弃则熙危,熙弃则关中震。唐自失河、湟,西边一有不顺,则警及京都。今二百馀年,非先帝英武,孰能克复。若一旦委之,恐后患益前,悔将无及矣”。议遂止。改陕西转运判官,金部、户部员外郎。 熙河分画未决,诏衍视之。还言:“质孤、胜如据两川美田,实彼我必争之地,自西关失利,遂废不守。请界二垒之间,城李诺平以控要害,及他城堡皆起亭障,以通泾原。”明年,遂城李诺,名曰定远。三迁左司郎中。 绍圣初以直秘阁为陕西转运使加直龙图阁知庆州徙延安又徙秦州未行而卒年六十三敕河中官庀其葬后追录不弃兰州议官其一子。(选自《宋史》列传第九十一,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衍念母在耀,亟谒归    亟:多次 B.比至,庆卒尝戍华池 比:等到 C.同幕畏罪,阳谢衍 阳:假装 D.三迁左司郎中 迁:升职 【答案】A 【解析】“亟”在此处应解释为“立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D.第一个“以”是连词,表示目的关系,“来”,“用来”;第二个“以”是介词,“因为”。A.两个“于”都是介词,“到”;B.两个“乃”都是副词,表示判断,“是”;C.两个“则”都是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就”。 3.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和“遂城李诺”中的“城”相同的一项是(  ) A.北救赵而西却秦 B.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C.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D.且庸人尚羞之 【答案】B 【解析】“城”和“舍”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A.“却”在此处为动词的使动用法;C.“舟”为名词作状语;D.“羞”在此处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能够体现穆衍“才识过人”的一组是(  ) ①衍命杀之 ②信宿走七驿 ③饥之不恤,则吾丘将为庆卒矣 ④兰弃则熙危,熙弃则关中震 ⑤熙河分画未决,诏衍视之 ⑥及他城堡皆起亭障,以通泾原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①②⑥ 【答案】C 【解析】②说的是穆衍对母亲的牵挂,⑤说的是皇上 。把含有这两句的选项排除即可。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穆衍善于断案。在任华池令的时候,一百姓的牛的舌头被仇家割断了,却不知是谁干的,穆衍设下妙计,抓获了割断牛舌头的人。 B.穆衍能应时而变。当各个郡县抓捕乱贼的士兵没有粮食供给,其他人又害怕承担罪名时,穆衍挺身而出,私自打开粮仓救济士兵。 C.穆衍体恤士兵。种谔的军队刚打完仗回到塞内,就接到命令去支援其他军队。穆衍认为兵卒疲惫懈怠,回来后还来不及休整,不应前去。 D.穆衍不人云亦云。大臣提议放弃熙州、兰州,穆衍力排众议,认为熙州和兰州绝不能放弃。后来,穆衍去世时,皇上还为他不放弃兰州而追加记录他的功劳。 【答案】B 【解析】穆衍并没有“私自打开粮仓”,而是事后对“私自打开粮仓”的官吏给予了劝慰。 6.断句和翻译。 (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绍 圣 初 以 直 秘 阁 为 陕 西 转 运 使 加 直 龙 图 阁 知 庆 州 徙 延 安 又 徙 秦 州 未 行 而 卒 年 六 十 三 敕 河 中 官 庀 其 葬 后 追 录 不 弃 兰 州 议 官 其 一 子。 (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谔第赏,以死事为下。衍曰:“此非所以劝忠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一旦委之,恐后患益前,悔将无及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jsntrgzx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