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煤炭企业产业转型.ppt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贵州煤炭企业产业转型

贵州煤炭企业产业转型 潘娟娟目录1贵州省煤炭企业的发展现状2贵州省煤炭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3转型后的后续产业选择1、贵州省煤炭企业的发展现状 地 区煤炭企业(个数)其他矿产资源企业(个数)共 计安顺地节地阳市233227460六盘水7793391118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212136348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仁地区4188129遵义市358115473总计262912423871贵州省以矿产资源为依托的资源型分布2、贵州省煤炭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资源枯竭问题日益突出 贵州省乡镇煤炭企业对资源的依赖度相当高,现在大多数资源型企业仍然采取粗放型的发展模式,通过不断增加能源消耗来推动企业的发展,在客观上加剧了资源的消耗速度。在这种形势下,煤炭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必然会受到资源缺失的制约。因此,乡镇煤炭企业必须适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导向,扩大可利用资源的视野,跳出“资源优势”的误区,否则,企业规模做不大,市场发展空间小,效益差,企业随着资源的枯竭也会随之消亡。煤炭生产规模及产品结构不合理 2004年,贵州省有33个省属国有煤矿,2135个乡镇煤矿。据调查统计,目前贵州大中型煤矿中,核定生产能力每年大于30万吨的煤矿,占全省煤炭企业40%,60%为生产能力小的小型煤矿,显然这种生产结构是不合理的。部分地方国有煤矿和乡镇煤矿采用原始落后的采煤方法,资源浪费严重,回采率低。特别是当前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实行掠夺式的超限开采,不惜增加开采损失,缩短矿井服务年限,低水平扩大生产规模。这必然引发更多竞争,增划资源,破坏正常的煤炭生产和经营秩序。贵州煤炭工业基本价值链短、产品深加工层次浅、附加值低、利用率低、投资回报率也低,煤炭消费主要局限在低附加值的采掘业,产品单一,且原煤入选比重小,仅占14%。洗选加工和转化总体能力不够,基本上是卖原煤、运原煤、烧原煤。重点产煤地区煤炭工业单一发展,加工转化程度不够,新兴产业发展缓慢。 煤炭行业的环保工作严重缺乏 地方煤矿和乡镇煤矿的环保工作处于空白状态。许多重点产煤县、地方国有煤矿和乡镇煤矿在控制污染、达标排放和矿井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方面与国有重点矿差距较大。只追求煤炭开采带来的丰厚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地质灾害日益严重。地表水、地下水污染,地表塌陷、矸石山自燃释放出的SO2、NOx等严重破坏了原本脆弱、贫瘠的生态平衡系统。安全生产状况形势严峻 贵州煤炭资源的开采以地下开采为主,除盘江煤电集团公司、六枝工矿(集团)公司、水城矿业(集团)、林东矿务局及贵州省监狱局所属的国有煤矿外,大多数煤矿生产技术水平低、装备差、效率低,基本上是非机械化开采。部分国有地方煤矿和乡镇煤矿仍采用传统的柱式体系采煤法,采煤工艺和技术装备落后,通风、防尘、防火和安全监测系统的装备、设施投入严重不足,综合抗灾能力低。有相当数量的乡镇煤矿不具备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另外,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煤矿生产专业技术人员严重匮乏,甚至绝大部分乡镇煤矿没有安全生产技术人员。投资者懂煤矿开采的较少,往往不按科学办事,仅以当前效益为决策依据。但这些煤矿却承担了全省约50%的原煤生产,煤炭供应存在较大风险,重大安全隐患随处可见。 3、转型后的后续产业选择可大力发展以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相关的旅游业 贵州有222个旅游景点,现已探明的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已达1000余处,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5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85个;具备旅游接待条件的苗、侗、布依、瑶、彝、水等民族村寨30多个。资源的总量、种类和品味在全国均占有重要位置,具有明显的旅游资源优势。可大力发展酿酒、烟草、特色食品加、工农产品等轻工业或绿色产业 以农产品为例,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农产品加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从全省乡镇企业局公布的数据来看,“十五”期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3.37%,增加值年均增长17.27%。2005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331.28亿元,增加值176.89亿元。其中,除烟草加工业外的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217.04亿元,增加值91.97亿元,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的12.84%和15.70%,实现利税总额49.09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的21.11%。相关技术引进和开发得到又快又好的发展,劳动力资源素质不断提高,区域经济扶持政策多,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贵州省工业经济中增长较快、后发优势突出并极具发展活力的重要产业之一。因此,煤炭企业把食品加工和农产品加工作为后续发展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文档评论(0)

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