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四章 理性的困境中.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理性的困境 赵国洪yes.but@163.com 理性的困境 博弈游戏9:分钱博弈 博弈游戏9:分钱博弈 博弈游戏9:分钱博弈 博弈游戏9:分钱博弈 博弈游戏9:分钱博弈 博弈游戏9:分钱博弈 博弈游戏9:分钱博弈 博弈游戏9:分钱博弈 游戏的启示:讨价还价 选择理性还是非理性?? 选择理性还是非理性?? 理性假设还有用吗?? 乞丐的理性 无私的困境 麦琪的礼物 麦琪的礼物 麦琪的礼物 个体理性不等于集体理性,甚至互相矛盾 无私的困境 李汝珍《镜花缘》里“君子国”的故事,十分耐人寻味: 一个叫唐敖的人,由于宦途受挫,跟随他的妻弟林之洋到海外去游历。途中经过了许多国家,见识了许多奇风异俗。他们经过的第一个国家就是“君子国”。 无私的困境 君子国里的人,个个都以自己吃亏让人得利为乐事。小说第十一回描写了君子国里一名隶卒购物的场景: 隶卒手中拿着货物道:“老兄如此高货,却讨恁般低价,教小弟买去,如何能安!务求将价加增,方好遵教。若再过谦,那是有意不肯赏光交易了。” 卖货人答道:“既承照顾,敢不仰体!但适才妄讨大价,已觉厚颜,不意老兄反说货高价贱,岂不更教小弟惭愧?况敝货并非‘言无二价’,其中颇有虚头。俗云‘漫天要价,就地还钱’。今老兄不但不减,反要增加,如此克己,只好请到别家交易,小弟实难遵命。” 无私的困境 只听隶卒又说道:“老兄以高货讨贱价,反说小弟克己,岂不失了‘忠恕之道’?凡事总要彼此无欺,方为公允。试问哪个腹中无算盘,小弟又安能受人之愚哩。” 谈了许久,卖货人执意不增。隶卒赌气,照数讨价,拿了一半货物。刚要举步,卖货人那里肯依,只说“价多货少”拦住不放。路旁走过两个老翁,作好作歹,从公评定,令隶卒照价拿了八折货物,这才交易而去。 无私的困境 接着小说又描写了另一笔交易。这笔交易中的买方认为货色鲜美索价太低,而卖方则坚持自己的货色既欠新鲜,又属平常。最后成交时买者尽挑了次等货物,引起公众议论,说买者欺人不公,买方只好将上等货下等货各携一半而去。 第三笔交易的双方是在银子的成色和分量上发生了争执。付银的一方硬说自己的银子成色欠佳,分量不足,而收银的一方则嫌成色超标,戥头又过高。无奈付银人已走远,收银人只好将他觉得多收的银子秤出,送给了过路的乞丐(乞丐是从外国来的,君子国里不可能有乞丐)。 无私的困境 我们常常错误地认为,如果关心别人的利益胜过关心自己的利益,争论就不会发生,那世界该有多美好! 其实,若人人皆以别人的利益为行为的出发点,且不说这根本不可能,即便是这样,得到的也不是一个和谐、道德的社会,因为人们仍然会采取种种手段让别人得利自己吃亏,让别人痛苦自己快乐(因为君子国里的人个个都以自己吃亏让人得利为乐事,否则就是痛苦),因而争论仍然会发生。 人与人让利与人与人争利同样都会引起争论和冲突,只不过争论和冲突的起点相反而已 。 无私的困境 因此,“君子国”里并不能实现人与人关系的均衡与和谐。显然,“君子国”只是一种空想,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即便假设它存在,一到了现实中,从动态变化的观点看,“君子国”最终也必定转变成“小人国”,因为“君子国”最适宜于专门利己毫不顾人的“小人”们生长繁殖。 在现实中,当“君子”们为让利吵得不可开交时,“小人”就会跑来用君子吃亏自己得利的办法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长此以往,君子国将消亡,被“小人”国所代替 。 判断收益值时不要目光短浅? 判断收益值时不要目光短浅? 判断收益值时不要目光短浅? 判断收益值时不要目光短浅? 判断收益值时不要目光短浅? 博弈游戏5:选数博弈 * * 课件邮箱 boyikejian@126.com 密码: 123456 经济学建立在两个假设前提上: (1)人是自私的,都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2)人是理性的,有推理能力。 自私的人是指他可以“损人利己”,也可能“利人利己”,但并不会去“损己利人”、“损人损己”和“损人不利己”。 人是否聪明到了知道自己利益所在, 并知道追求利益的正确途径? 游戏1 假设一个同学A捡到了100元,他想据为己有;可是另一个同学B看到了,于是威胁如果不分给他一部分,他就要向学校报告。如向学校报告,则这笔钱就要上缴,谁也得不到。 如果你是A,你分多少给B? 如果你是B,A分多少给你才接受? 请几位同学扮演A和B。 游戏2 A和B提议怎样分割100元。如果B接受,这100元就按提议分割,博弈结束。如果B不同意,那么A必须决定是否再给出另一个分割提议。直到B同意提议或A不再给出提议时,博弈结束。 请几位同学扮演A和B。 游戏1:根据“理性人”的假定,A无论提出什么方案给B——除了1分钱都不给B这种极端的情况,B只有接受,因为B接受了还有所得,而不接受将一无所获——当然此时A也将一无所获

文档评论(0)

daiju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