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3_地球的运动(完全版2).pptx3
新课标 (人教版) 高中地理I(必修)第一章 行星地球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6357千米6378千米赤道4万千米第1课时 前 提 基 础一、地球(一)地球大小和形状极半径 6357赤道半径 6378﹜赤道周长4 万千米 ↓地球大圆长4 万千米结论:地球并非正圆球,而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二)地球仪一轴:地轴二点:南北极点方向:北顺南逆如何寻找北极星?(三)经度和纬度(1)纬线: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与赤道平行)(2)纬线特点 : a. 都是圆b. 长度不等(最长是赤道)(3)纬度:北纬 “N”↑a. 赤道 0°——↓南纬 “S”b. 低纬 0°→ 30° 中纬 30°→ 60° 高纬 60°→ 90°小结: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也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任意纬度纬线圈长度如何计算?C=2πRcosφ(R:地球半径; φ该地地理纬度)2.经线和经度(1)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 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2)经线特点a.是半圆b.长度相等(在地球仪上 与为赤道长度一半(3)经度:a.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即本初子午线b.( “W”) 西经 ← 0° → 东经( “E”) ↓↓经度值向 西 增大 向 东 减小经度值向 东 增大 向 西 减小(4)东西半球3、经纬网北纬 ↑ 向北递增经 西 ← 增 递 西 向向 东递 增 → 东 经确定位置判断距离向南递增 ↓南 纬30°100°20°0°130°20°30°160°30°60°A90°170°C判读各点的经纬度40 °N , 80°W30 °S , 30°W30 °S ,170°W1°纬度间距离: 各处都相等: 111千米/1°1°经度间距离:赤道上:111千米/1°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60°纬线长度是赤道的一半。任意纬度上的经线间距= 111cosφ千米/1°(φ该地地理纬度)第2课时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区别绕转中心地轴太阳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自西向东(从北极看是逆时针)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转360°)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角速度各地相等,每小时15°(两极点为零)平均1°/日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平均30千米/秒 1、地球的自转(1)旋转轴:地轴(2)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N(3)周期: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恒星日:360° 23h 56m 4s太阳日:360°59′ 24hS速度:线速度和角速度第14页读图思考。地球自转速度的规律1.线速度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2.角速度 除极点外均为15度/小时3.在极点上,线速度和角速度均为0第3课时 地球自转与时差一、昼夜交替1、昼夜现象及昼夜交替的区别昼夜交替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昼夜现象地球自转假如地球不自转,能否产生昼夜现象?周期是多少?2、晨昏线N常见日照图 3、太阳高度4、周期太阳高度角( h )h地面白天:h0晨昏线上: h=0晚上:h0diliketang 西正午太阳高度南北东../../课件资源/地球的运动/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松溪县旧县中学陈雄文.swf正午../../课件资源/地球的运动/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松溪县旧县中学陈雄文.swf太阳高度一定../../课件资源/地球的运动/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松溪县旧县中学陈雄文.swf90 ../../课件资源/地球的运动/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松溪县旧县中学陈雄文.swf°../../课件资源/地球的运动/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松溪县旧县中学陈雄文.swf吗?<<返回二、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统称为地方时 。(1)概念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2)地方时产生的原因: ①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 ②偏东地点的时刻要早一些 。③经度不同,时刻不同,地方时不同 。(3)计算:经度每隔15o ,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o ,地方时相差4分钟。求经度求地方时(4)给长途铁路运输、远洋航海事业、国际交往带来困难。 三、时区的划分和区时180o180o0o120oE15oE22.5oE7.5oE7.5oW中时区东一区东八区1、时区的划分: 每隔经度15°划分一个时区;以0°经线为基准,从7.5°W到7.5°E为中时区;中时区以东依次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以西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图2、区时的计算方法: 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 ①用已知经度推算时区:时区号数=已知经度÷15°(余数7.5°;余数7.5°) ②已知两地所在地区,计算两地时差:(异区相加,同区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