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8《战略大决战》ppt课件
辽沈战役----“关门打狗” 时间 指挥员 作战部队 歼敌人数 战果 辽沈战役后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的兵力对比如何? 国民党军总兵力下降到290万人 人民解放军则增加到300万人 淮海战役----中间突破 时间 指挥员 作战部队 歼敌人数 战果、意义 平津战役----“瓮中捉鳖” 时间 指挥员 作战部队 歼灭、改编敌人数 战果 渡江战役的意义 单元回眸 单元回眸 5、标志统治人民22年之久的国民党政权垮台的事件是 A、三大战役 B、渡江战役 C、南京解放 D、北平和平解放 6、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在一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当“诗人总理”温家宝深情地朗诵这首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的诗作时,会场上想起了热烈的掌声。诗歌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A、解放战争后台湾与大陆分离? B、鸦片战争后香港被英国占领 C、16世纪中叶澳门被葡萄牙占据 D、20世纪90年代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7、1949年的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解放军解放上海后,很多战士睡在马路边上的照片,照片标题为“国民党统治时代结束了!”下面叙述中,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上海是最后一座解放的城市 B.解放军的行动赢得了民心,国民党统治必然被推翻 C.上海解放标志着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D.上海解放标志着解放战争的胜利 3、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4.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上述评价和哪次战役有关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 * 一、三大战役 1.决战的条件 365万 430万 国民党军队 280万 130万 共产党军队 1948年7月 解放战争初期 解放军的坦克 解放区青年踊跃参加解放军 国民党靠“抓壮丁”补充兵源 解放区人民踊跃支前 分到土地后喜悦的解放区农民 国统区学生的示威游行 国统区的饥民 延安 西柏坡 南京 沈阳 北平 徐州 武汉 西安 南京 解放战争形势图 1946年夏 1948年秋 国民党的力量严重削弱, 共产党的力量显著增强, 决战的时机来到。 被动 低落 365万 略占优势 危机 国民党 主动 高昂 280万 大大改善 巩固 共产党 形势 士气 兵力 装备 后方 一、三大战役 1.决战的条件 2.三大战役(1948.9—1949.1) ①辽沈战役 1948年9月——11月 林彪、罗荣桓 东北人民解放军 47万 解放东北全境 长春 沈阳 锦州 塔山 黑山 营口 林彪 罗荣桓 辽宁 吉林 辽 北 安 东 热 河 河 北 改变了长期以来敌强我弱的基本格局 ①辽沈战役 ②淮海战役 2.三大战役(1948.9—1949.1)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 中原解放军、华东解放军 55万余人 基本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解放区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徐州 陈官庄 碾庄 双堆集 粟裕 邓小平 刘伯承 陈毅 谭震林 江 苏 山 东 河南 安 徽 ①辽沈战役 ②淮海战役 ③平津战役 2.三大战役(1948.9—1949.1)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林彪、罗荣桓、聂荣臻 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 52万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北平 天津 张家口 新保安 傅作义 聂荣臻 罗荣桓 林彪 平津战役(1948.11.29--1949.1.31) 张家口 塘沽 新保安 天津 北平 先打两头 分割包围 后取中间 1949年1月,国民党军司令傅作义 部接受改编,北平和平解放。 想一想 北平和平解放有什么重要意义? 北平为什么能和平改编? (1)和平民主是当时的大势所趋,也是民心所向,共产党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顺应了民心; (2)可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保障了北平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保护了古都的文物,免遭战争的破坏。 平津战役 淮海战役 辽沈战役 解放地区 国民党军损失 部队和 指挥员 时间 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慨况表 1948.9─ 11 林彪,罗荣桓 47万多 东北 1948.11─ 1949.1 陈毅,粟裕谭震林 55万多 为解放江南奠基 林彪,罗荣桓 52万多 华北 东北解放军 中原解放军 华东解放军 东北解放军 华北解放军 刘伯承,邓小平 聂荣臻 3.意义 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主力, 大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