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解析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胡适:文学改良。要求用白话文代替言语文 陈独秀:文学革命。从内容到形式全面改变 是一种语言革命,又是一种思维层次上的变革,以清晰、精确的白话文取代言约意丰的文言,以精确性、严密性为特征的近代思维方式取代有模糊性特点的传统思维方式。 文学革命和白话文的使用,成为推动新文化运动的有力武器。 四、新文化运动影响 积极:(1)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 (3)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对政治、思想、伦理、观念、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为中国文化发展提供了新模式。 消极:对传统文化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材料一: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钱玄同是中国文字音韵学专家。他认为“惟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才能避免“中毒”,甚至“剿灭”中国文化,“废灭汉文”,采用世界语等。 材料二: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九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 ——鲁迅 请回答:钱玄同和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怎样?新文化运动有何局限性? 态度:全盘否定 局限: ⑴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新思想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⑵对东、西方文化全面否定或肯定的偏向 比较资产阶级激进派与革命派的民主思想的不同 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的着眼点在于建立民主政治体制。而陈独秀为代表的激进派要建立近代社会深层次的政治文化,即近代民主生活背后的价值观念体系,其出发点是个人,追求“人权”,追求个人独立于政府之外的自由权利。 革命派比激进派更加现实,把握住了近代中国最迫切的任务,但没有充分认识到,政治革命不能取代思想革命,建立起以自由民主观念为核心的政治文化,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必要前提。共和制度不仅要有形式,还要有灵魂。所以,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民主思想体现对辛亥革命的反思和经验教训的总结。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你如何认识“打倒孔家店”这一口号?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⑴原因: 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已经成为封建文化的象征。 ⑵认识: ①对于反对袁世凯的封建专制独裁,有进步意义; ②全面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是偏激的、片面的。 ⑶对待: 对传统文化应该是批判地接收,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得发展。 新文化运动“新”在何处? 前期:宣传民主和科学,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 精华:崇尚刚健自强、刻苦勤劳的精神 提倡天下大同、以天下为已任、克已奉公 提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强调天人和谐、贵和尚中的思想 提倡“民本”与“德治” 尊老爱幼的伦理道德 优秀的文学、艺术、科技成果 糟粕:维护专制的纲常礼教 压抑人性的“存天理、灭人欲” 摧残妇女的“三从四德” 扼杀创造力的“八股取士” 宣扬迷信思想、培养奴才意识 新三从四德: 出门要跟从 命令要服从 讲错要盲从 化妆要等得 花钱要舍得 生气要忍得 生日要记得 1、早期介绍 1)梁启超:发表的文章中提到马克思,称他是“社会主义的鼻祖”。 2)朱执信: 写《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记述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平。 一、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 从主观方面来看,这些文章的作者无意信仰传播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梁启超在介绍进化论者颉德学说时,附带提到马克思,不仅简略,而且带有批评的口吻(转引了颉德对马克思的一些评述);朱执信虽然较多地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及《共产党宣言》的要点,但其目的也只是为了贯彻举社会革命与政治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的政治主张。 从客观方面来看,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因此传播开来。从辛亥革命以后,直到1918年,在中国报刊上很少看到介绍马克思、恩格斯及其学说的文章。 根据以上的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仍应从五四时期算起,其代表人物还应是李大钊。 2、马克思主义正式传播 1918年7月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1918年11月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1919年5月在《新青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专号》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在北京大学和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分别开设与社会主义有关课程。 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主要活动? 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1、“工读互助团” 1919年底,进步青年王光祈在北京发起组织“工读互助团”,试图通过“半工半读”达到“教育和职业合一”,进而实现一个“人人做工,人人读书,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化学 第四章第三节 电解池(第1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解析.ppt
- 高中化学-全课本知识点总结记忆-新人教版必修1解析.doc
-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必修1解析.doc
-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必修一全套课件解析.ppt
- 高中化学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1解析.ppt
- 高中化学_1.3《化学键》教案_新人教版必修2解析.doc
- 高中化学_3.4《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课件2_新人教版选修4解析.ppt
- 高中化学2.1物质的分类解析.doc
- 高中化学3.3 沉淀溶解平衡 鲁科版选修4解析.ppt
- 高中化学_1.1《空气质量的改善》课件2_苏教版选修1 - 副本解析.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