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现状与发展(百通)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状与发展 项目影响范围分析 项目路概况 沪宁高速公路是我国跨越“八五”和“九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是沪蓉国道主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是江苏省首批高等级公路之一,是江苏省“四纵、四横、四联”公路网主骨架中的横四。它贯穿长江三角洲经济最发达的苏南地区,连接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上海五个特大城市以及大城市,开通以来已成为苏南地区公路运输主通道,为改善江苏省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确保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东起江苏省与上海市交界处的安亭,途径苏州、无锡、常州及镇江,终于南京的马群,主线全长249.452km,包括镇江支线10.25km在内,江苏段建设里程为259.70km。于1992年6月开工建设,1996年9月全线建成通车。主线现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行车速度120km/h。 项目影响范围分析 交通运输走廊理论 运输走廊理论是本世纪60年代在发达国家交通运输界新兴的交通运输理论。它是以交通运输系统思想和理论为指导,综合了系统科学理论,交通运输经济学和交通运输地理学而形成的一个新理论。它主要研究客货交通运输及交通流(客流、货流、车流、船流和航空流)的经济地理基础,运输网络和交通枢纽的合理布局,特别是交通密集地带内交通运输结构的合理布局。 根据“国际公共运输联盟”和“西德公共运输企业联盟”主编的《公共运输词典》对运输走廊的解释,运输走廊是指“在某一区域范围内,连接主要交通流发源地,有共同流向,有几种运输方式线路可以选择的宽阔地带”。 结合我国与江苏省实际,可以认为区域运输走廊的大致概念为: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反映了区域交通的主流向,承担并完成了相对集中的交通流,由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的运输通道共同构成的综合运输系统。而运输通道是走廊中某种运输方式的主干线路,这些线路上客货流相对密集,承担着这种运输方式较大比例的运输量。 沪宁高速公路项目影响区域确定 依据运输走廊理论,沪宁高速公路沿线经济相对发达,人口、城市密集,矿产和旅游资源相对集中,是大型、重点企业集中的地带;沪宁综合运输网络中客货流密集,交通流量大,流向集中,沪宁高速公路沿线已形成一条经济发展地带;沪宁高速公路未通车前,沪宁运输走廊以铁路运输方式为主,沪宁高速公路通车后,沪宁运输走廊内公路运输通道的地位日益加强,沪宁运输走廊内各种运输方式开始形成自身运输通道,并向协调配合的综合运输走廊方向发展。 考虑到项目所在地区同上海间的紧密联系,同时考虑到我国现行的统计制度的特点,可综合确定沪宁高速公路的直接影响区是以沪宁高速公路为中心,长约300公里,包括途经的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等市县的狭长地带。由于沪宁高速公路是沪蓉国道主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苏南与上海市同其它地区联系的干线道路,因此可以确定沪宁高速公路的间接影响区包括江苏省的扬州、泰州、南通、淮安、盐城、宿迁、徐州、连云港和其它外省市。本项目影响区域划分详见图2-1-1。 项目影响区域划分图 图2-1-1 社会经济现状分析与预测 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现状分析 沪宁高速公路直接影响区域包括苏南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五市,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城镇密布,是江苏省乃至全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该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如下: 经济发展水平高 沪宁高速公路的开通,极大地促进了沿线区域的经济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使区域内的运输交流更加便捷和频繁,促进了区域之间的分工协作和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区域内苏南五市的经济因此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0年苏南五市GDP达4814.83亿元,比1995年增加66%,占同期全省GDP的56.1%,超过全省总额的一半以上。工业产值与第三产业产值占全省比重分别为60.96%与69.30%。 除经济总量增长较快外,苏南五市人均指标也远高于江苏省其他地区,1995年五市人均GDP为13297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5998元,2000年五市人均GDP为22231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0458元。除人均GDP以外,代表影响区域人口收入水平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与职工平均工资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项目直接影响区域2000年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及占全省比重见表2-2-1。 2000年项目直接影响区域主要经济指标表 表2-2-1 项目 2000 单位:万元 % 项目 2000 单位:元/人 % GDP56.10 人均GDP 21563.8 183.16 工业产值60.96 农民人均纯收入 4652.6 129.42 第三产业69.30 职工平均工资 11898.6 115.53 经济体制多样 改革开放以来,苏南五市始终走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前列,经济活力日益增

文档评论(0)

little2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