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重点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学校:省丹中 教师:彭永俊 第一部分知识梳理与整合 (一)纵向整合 第二部分知识深化与运用 * * 未 实 践 西方军事技术 师夷长技以制夷 《海国图志》 林则徐 魏 源 学 习 西 方 物 质 文 明 为 主 未 实 践 发展资本主义 发展资本主义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资政新篇》 洪秀全 洪仁玕 抵 抗 派 地 主 阶 级 太 平 天 国 农 民 阶 级 19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 实 践 学习 层次 核心内容 主要主张 代表作品 代表 人物 派 别 阶级 时间 学 习 西 方 政 治 制 度 未实践 君主立宪制 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发展工商业与西方进行商战 《盛世危言》 王 韬 薛福成 郑观应 学 习 西 方 物 质 文 明 为 主 洋务运动结果失败 西方科学技术 中体西用 《劝学篇》 曾国藩 李鸿章 张之洞 早 期 维 新 派 资 产 阶 级 洋 务 派 地主阶级 19 世纪 60 年代 到 90 年代 实 践 学习 层次 核心内容 主要主张 代表作品 代表 人物 派 别 阶级 时间 1、比较地主阶级抵抗派和洋务派在学习西方问题上的异同? 相同点: 不同点: ①发出点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②两者学习西方的基本内容相似,即主 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和生产技术; ③两者的思想主张都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①学习西方的目的上:抵抗派主要为了抵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并在民族自卫战争中运用;洋务派则主要用于镇压人民革命,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则取妥协退让的态度。 ②在实践效果上:抵抗派由于受到种种压抑和打击以及客观条件的限制,主张未能实现;洋务派则由于客观形势的变化,主张付诸实现,掀起洋务运动。 学 习 西 方 文 化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 民主和科学 民主与科学 提倡新文学 提倡新道德 《新青年》 《狂人日记》 陈独秀 李大钊 鲁 迅 蔡元培 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主共和制 三民主义 《民报》 孙中山 黄 兴 学 习 西 方 政 治 制 度 维新变法运动,结果失败 君主立宪制 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制 《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康有为 梁启超 激 进 派 19 15 年 — 19 19 年 革 命 派 20世 纪初 维 新 派 资 产 阶 级 19世 纪末 实 践 学习 层次 核心内容 主要主张 代表作品 代表 人物 派 别 阶级 时间 以 俄 为 师 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 无产阶级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庶民的胜利》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李大钊 陈独秀 毛泽东 马 克 思 主 义 者 无 产 阶 级 19 17 年 — 19 19 年 实 践 学习 层次 核心内容 主要主张 代表作品 代表 人物 派 别 阶级 时间 2、概括归纳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和激进派在宣传西方文化方面的各自特点。 维新派: ①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借用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主张君主立宪。 ②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观点来宣传优胜劣汰,主张设立新式学堂,学习西学。 革命派: ①以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 ②结合中国国情,把西方的国家学说发展为三民主义,用于指导革命。 激进派: ①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 ②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 ③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二)横向整合 1917年 — 1919年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19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 近代中国 民主革命 社会思想 社会阶级 结构变化 经济结构的变化资本主义的发展 列强 侵略 3、列举近代中国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并比较概括其异同点。 近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①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守旧势力的论战; ②资产阶级革命派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论战; ③新文化运动。 相同点: ①都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用西方思想武器反封建的斗争; ②都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③都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基础。 不同点: ①直接斗争对象不同:第一次为外国侵略者,第二次为清政府,第三次为北洋军阀政府及儒家思想。 ②领导力量不同:第一次为维新派,第二次是革命派,第三次是激进派。 ③主要内容不同:第一次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希望走君主立宪道路; 第二次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希望走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 第三次是民主科学思想,希望实行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 ④作用不同:第一次为戊戌变法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二次为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三次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4、概述近代中国思想演变的特点 。 1、是在侵略与反侵略的特殊背景下展开的,学习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