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商业评论》一个出海者的沉思.docVIP

《汽车商业评论》一个出海者的沉思.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汽车商业评论》一个出海者的沉思

《汽车商业评论》:一个出海者的沉思 〖 2008/03/13 15:45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 作者:邱灿 〗 ?   赵毅在俄罗斯为奇瑞建功立业的过程以及其后的故事为中国汽车争夺海外市场撰写了一本有益的参考书   2008年初的一天,匆匆用过简餐,走出上海远郊枫泾的一个咖啡馆,赵毅将他的座驾――吉利远景的车钥匙递给《汽车商业评论》记者。“你开开看,这是辆好车,但中国人,尤其是那些小资们太注重那个logo了,邻居的一台奇瑞东方之子前后标识全部改成了奔驰的,看起来真让人哭笑不得。我开过的车太多了,这车实在是不差呀!”他说。在带本刊记者前往咖啡馆的路上,他已经详细地介绍了这辆车的性能,包括随车配备的吉利产导航设备。   瘦瘦高高的赵毅是吉利旗下华普汽车国际公司的总经理。公司主要开拓华普的海外市场,很可惜,他念念不忘的远景并不在其销售范围,而归属吉利另外的汽车销售公司。华普目前的车型主要是基于富康平台上的几款改型车,这显然是令他难以满意的。   不过,赵毅没有任何的沮丧,如同来自黑龙江的他从不抱怨南方冬日无处可逃的阴冷那样。他已经感觉到自己将再次成功。2007年奇瑞对俄罗斯出口3.71万辆的成绩就是对他过往辛劳的一种追认。   2007年,奇瑞总销量为38.1万辆,其中国内销售26.12万辆,出口11.98万辆。出口车辆之中,俄罗斯的销量占据了三分之一的份额。这是意想不到之喜。奇瑞2007年初确定的总销量目标是39.3万辆,其中国内销售目标为32.3万辆,出口7万辆。结果是出口给奇瑞挽回了不少的面子。   奇瑞能够做到堤内损失堤外补,应该感谢的名单中赵毅是不可或缺的一员。如果不是这位当时的奇瑞国际公司副总经理的前瞻眼光和果敢的执行力,奇瑞在俄罗斯的销售肯定没有2007年那样辉煌的成绩单。   俄罗斯的成就在激励着奇瑞的海外行动。2008年奇瑞将市场销量总目标设定为48万辆,其中国内销售目标为30万辆,海外销售目标18万辆。此前,在2007年底,奇瑞撤销奇瑞国际公司成立奇瑞海外事业公司,战略规划全球汽车市场,下辖奇瑞国际制造公司、奇瑞国际销售公司、奇瑞国际汽车研究院和海外事业分公司。奇瑞的重点工作越来越放在海外。   但是就在一切似乎柳暗花明之际,俄罗斯给奇瑞带来了噩耗。受政策调整的影响,奇瑞在加里宁格勒委托代工组装工厂大幅提高了对奇瑞产品的组装费用,致使奇瑞不得不停止在俄罗斯的组装,直接从国内整车出口到俄罗斯。   如此一来,奇瑞在俄罗斯免税组装导致的低价格优势消失殆尽。但就在此时,2008年2月中旬,俄罗斯传来的消息是,政府提高了对进口汽车的整车认证标准,出口俄罗斯的汽车需要认证的项目从13项增加到36项,中国那些先前获得整车形式认证的企业最多销售到2008年6月。包括奇瑞在内的所有中国汽车公司对俄出口又增加了一个高高的门槛。   更为不幸的是,2005年3月俄罗斯出台的166号法令批转国外企业在俄罗斯建厂可以有3年的进口零部件优惠,但是在所有被批准的49家(含零部件企业)外国企业中,中国汽车公司没有一家被批准在此法令下建厂。   “中国的汽车工业错失良机了。”赵毅对《汽车商业评论》叹息道,“说穿了,我们还是没有经验和远见。我也一样。”   尽管这是大家都不愿看到的结果,但是就赵毅而言,他在运作奇瑞俄罗斯项目的过程中,他的思想和行动却并非如他自谦的那样。这位奇瑞的前国际化元老,用两年的时间默默完成了奇瑞在东欧包括俄罗斯市场上的大量基础性甚至是决定性的工作。   一连串阴错阳差使赵毅不能完成他的海外构想,但他打下的基础却使奇瑞尽管面临目前的僵局,但是比其它中国汽车公司还是有了更好的平台,奇瑞已经在俄罗斯有了认知度,价格的压力没有以前大了,他有了在品牌和品质上下功夫的空间。   赵毅是谁?   2006年8月,在离开奇瑞前夕,赵毅针对当时开始热烈讨论的中国汽车企业在俄罗斯的命运问题,曾经为媒体撰文《奇瑞“侥幸”成功的背后》,阐述俄罗斯工业部的专家们之所以没有批中国汽车公司在俄项目的原因,以及奇瑞国际化的一些经验。   一位当年同赵毅一样在俄罗斯闯荡的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公司负责出口事务的人员对《汽车商业评论》说:“这是赵总在莫斯科住院时候写的文章, 他不仅对奇瑞的项目鞠躬尽悴, 而且还尽力帮助其他中国出口厂家。奇瑞在俄罗斯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 同奇瑞有这样一位精通英语、俄语, 同时深谙汽车技术的高级人才分不开。”   但是亦有人对文章不满,认为赵毅在奇瑞闯荡海外市场的途中破坏了一些即将到手的奇瑞与俄罗斯西伯利亚的经销商的“合作”,认为这样的奇瑞公司“低级职员”只能为奇瑞带来困难和压力。   赵毅究竟是谁?   他1961年出生;1979年考入北京航空学院在飞行器设计专业学习;1983年大学毕业进入哈尔滨飞机制造

文档评论(0)

li3543j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