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的治疗何森__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指南对于导管消融术式的建议 虽然有诸多术式,但是房颤的导管消融策略主要以肺静脉和/或肺静脉前庭作为消融靶区域并达到完全电隔离是房颤消融的基石,此外还包括非肺静脉消融靶点诸如局灶性房速、房扑、室上性心动过速和CFAE/GP等的消融。 肺静脉电隔离是阵发性房颤的主要消融终点,但对于持续性和长期持续性房颤,则需在肺静脉电隔离基础上予以复合消融方可进一步提高成功率,而复合消融的策略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优化。 2. 率律治疗 射频消融围术期处理 术前:完善术前检查。口服华法林(维持INR2.0左右)至少3周,不必停药,如未服用,可术前应用低分子肝素;根据治疗需要,可继续应用与心律失常无关的药物;为避免抗心律失常药物对消融过程中的影响,除胺碘酮外,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少停用5个半衰期。 消融术后管理:因术中肝素应用较多,术后应卧床6-12 h,压迫止血4 h左右;注意观察血压、心律和心电图的变化以及心脏压塞、气胸、血管并发症等的发生;术后3-5 d内出现的心包炎,有时可伴有轻度胸痛和自限性低热(对症处理),如术后6-10 d出现的延迟发热状态,无论是否伴有神经系统相关症状,都应排除左心房-食管瘘;后常规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或普罗帕酮)3个月;因术后早期是血栓形成的高危期,应在术后当天或第2天继续应用华法林治疗,在INR达到2.0之前,应用低分子肝素过渡,华法林继续应用3个月;随访期间无房颤复发者,此后是否继续应用华法林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认为CHADS2评分≥2患者应继续应用华法林并保持INR 2.0-3.0范围,CHADS2评分≤1时可酌情考虑停用华法林。 2. 率律治疗 抗心律失常药物及导管消融之间的选择 ---2012ESC指南 2. 率律治疗 指南对于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建议 ---主要针对药物及电转复的房颤患者,但射频失败的也可参考此 2. 率律治疗 维持窦律的药物剂量及不良反应 2. 率律治疗 单纯心室率控制 控制目标:ACC/AHA/ESC-2006指南建议静息心率60-80bpm,一般运动90-115bpm;ESC-2010指南把房颤起始心率控制目标设为静息心率≤110bpm新增为Ⅱa类适应证(证据等级为B);2011版美国指南指南把LVEF0.4,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持续性房颤患者进行严格的心率控制(静息心率80bpm,或6 min步行试验心率110bpm)新增为Ⅲ类适应证(即禁忌证),证据等级为B级。 总之,心室率控制的目标应达到:①足够的舒张期以满足心室充盈;②避免心率过快而导致心肌缺血;③尽量避免出现室内差异性传导而影响心室收缩的同步性;④减少心律的不规整性。 2. 率律治疗 急诊静脉用药 2. 率律治疗 口服药物 2. 率律治疗 根据生活方式及基础疾病选择控制心率药物 ---2010ESC指南 2. 率律治疗 指南关于心房颤动上游治疗的建议 I类:推荐使用ACEI或ARB作为慢性心衰患者房颤一级预防用药(证据水平 A) IIa类:推荐使用ACEI或ARB作为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患者房颤一级预防用药(证据水平 B) 关于醛固酮拮抗剂对房颤二级预防作用的研究有限,依有限的资料推测,醛固酮拮抗剂可能有预防房颤的潜在作用。 迄今为止,尚无足够证据支持将他汀类药物作为房颤一、二级预防用药。 到目前为止,尚无足够证据支持将多聚不饱和脂肪酸(PUFAs)作为房颤一、二级预防的推荐用药。 3. 上游治疗 房颤急性发作/加重的处理 全文总结 谢 谢! 图中简写说明(CHS, Cardiovascular Health study;W Australia, Western Australia;)。目前众多流行病学均调查提示,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的发病率逐步身高。图中的6个调查均在发达国家进行,如美国,荷兰及澳大利亚等,这些国家的房颤患病率约在1%左右。研究显示,房颤的患 病率目前正在呈上升之势,据估计目前在美国有大约230 万已诊断的房颤患者,并且预计在2020 年将达到330 万人,到2050 年将达到560 万人,并且 这个数据还有可能被低估。最近来自美国田纳西洲的一项调查显示,在纠正了年龄因素的干扰后,最近30年来房颤的发病率急剧增加了3倍。在英国每年就会有46000 个新发房颤病例被诊断,从1986 年到1995 年房颤患病人数显著增加,同时因为房颤住院的人数增加了2~3倍。这种患病率的增加可能与人口的日益老龄化及随着人均寿命延长而来的高血压、冠心病及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增加有关。 * 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拥有自己的房颤流行病学资料对制定房颤的整体控制方案至关重要。由胡大一教授等人牵头的首次中国大规模房颤流行病学研究已于2003 年底完成。本次研究对14 个自然人群的29079人进行了调查,其中房颤患病人数为224 人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