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急救护理 急救护理技术操作是医院对急危重症患者救治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技术操作,其效果直接影响到疾病的预后,从而体现医院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整体救治水平。 急救护理技术操作 徒手心肺复苏术 氧气吸入法 吸痰术 简易呼吸器 除颤仪使用 一、氧气吸入法 定义 通过给病人吸入高于空气中氧浓度的氧气,来提高病人肺泡内的氧分压,达到改善组织缺氧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缺氧的临床表现 轻度缺氧 无明显的呼吸困难,仅有轻度紫绀,神志清楚。血气为动脉血氧分压(PaO2)6.6-9.3kPa,二氧化碳分压(PaO2)大于6.6kPa. 中度缺氧 紫绀明显,呼吸困难,神志正常或烦躁不安。(PaO2)4.6-6.6kPa,PaO2大于9.3kPa. 重度缺氧 显著紫绀,三凹征明显(胸骨上、锁骨上和肋间隙凹陷),病人失去正常活动能力呈昏迷或半昏迷状态。PaO2在4.6kPa以下。PaO2大于11.9kPa以上。 氧气吸入的适用范围 呼吸系统疾患而影响肺活量者,如哮喘、支气管、肺气肿、肺不张等。 心功能不全,使肺部充血而致呼吸困难者,如心力衰竭时出现的呼吸困难。 ?各种中毒引起的呼吸困难,使氧不能由毛细血管渗 入组织而产生缺氧,如巴比妥类药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等。 昏迷病人如脑血管意外或颅脑损伤病人。 某些外科手术后病人,大出血休克病人,分娩产程过长胎心音异常等。 血气分析检查是用氧的指标,当病人。PaO2低于6.6kPa时(正常值10.6-13.3kPa, 6.6kPa 为最低限值),则应给予吸氧。 供氧方法 鼻导管法 氧流量需3-4L/min 面罩法 氧流量需6-8L/min 备注 氧气吸入浓度 对缺氧和二氧化碳滞留并存者,应以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为宜。 氧浓度和氧流量的换算法,可用以下公式计算: 吸氧浓度%=21+4×氧流量(L/分 注意事项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即防震、防火、防热、防油。 ? 供氧应先调节流量,尔后连接鼻导管;停 氧时,应先分离鼻导管接头,再关流量表小开关,以免一旦关开倒置,大量气体冲入呼吸道会损伤肺组织。 用氧过程中观察病人的脉搏、血压、精神状态、皮肤颜色、温度与呼吸方式等有无改善来衡量氧疗效果,还可测定动脉血气分析判断疗效,选择适当的用氧浓度。 二、电动吸引器吸痰法 定义 吸痰法是指经口腔、鼻腔、或人工气道,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方法 。 目的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 适应症呼吸道分泌物不能自行咳出的病人,如年老体弱、危重、昏迷、麻醉未清醒前等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能有效咳嗽者 。 方法 [用物] 吸引装置(电动吸引器或中心管道负压吸引装置)、盛有消毒液的试管(系于床头栏处)、弯盘、无菌持物镊(置于消毒液内)。治疗盘内放:2只治疗碗(1只盛有无菌生理盐水、1只盛有已消毒的吸痰管数根)、消毒纱布、无菌血管钳,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 [步骤]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并检查吸引器的性能是否良好、连接是否正确,导管是否通畅。 (2)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将患者的头侧转,面向护士。 (3)连接吸痰管,润滑后,试吸生理盐水,检查管道是否通畅。 (4)插管时,一手将吸痰管末端(连接玻璃接管处)折叠,以免负压吸附粘膜引起损伤,另一手用无菌血管钳持吸痰管插入鼻孔或口腔,经过咽部进入气管,吸痰时,动作要轻柔,从深部向上提拉,左右旋转,吸净痰液。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痰多者应间隔3~5分钟再吸。拔管时,反折吸痰管末端,将吸痰管向上提出。 (5)痰液粘稠,可配合叩击、超声雾化吸入等方法,使痰液稀释,便于吸出。 (6)每次吸痰完毕,应用无菌生理盐水抽吸冲洗,以防导管被痰液阻塞,并将吸痰管重新消毒或废弃,最后将吸痰玻璃接管插入盛有消毒液的试管中浸泡。 (7)擦净病人面部的分泌物,整理用物。 注意事项 (1)吸引器所用电压与电源电压要相符,否则易损坏电动机和影响吸力。 (2)吸痰动作要轻、稳。一次吸痰时间不应超过15秒,吸引器连续使用时间不超过3分钟 (3)治疗罐?治疗巾每日更换消毒一次,吸痰管每次更换使用。 (4)储液瓶内的吸出液应及时倾倒,不应超过瓶的2/3,以免痰液吸入马达,损坏机器。储液瓶洗净后,应盛少量的水,以防痰液粘附于瓶底,妨碍清洗。 (5)专人保管?,定期检修与保养,保持其良好效能 三、简易呼吸器 面罩 单向阀 球体 氧气储气阀 氧气储气袋 氧气导管 其中氧气储气阀及氧气储气袋必须与外接氧气组合,如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老年心肺康复策略及进展.x__培训课件.ppt
- 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健康教育__培训课件.ppt
- 李永红腰椎间盘突出__培训课件.ppt
- 粒子术后防护__培训课件.pptx
- 连续700例肝脏手术不放置腹腔引流管的临床经验__培训课件.ppt
- 临床护理带教管理规范__培训课件.ppt
- 临床护士的职业暴露与职业防护__培训课件.ppt
- 临床专用生化分析仪分析技术__培训课件.ppt
- 临时起搏器安置的护理__培训课件.ppt
- 临终舒缓护理4月15日__培训课件.ppt
- CNAS-CL63-2017 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能力认可准则在声像资料鉴定领域的应用说明.docx
- 12J7-3 河北《内装修-吊顶》.docx
- 12N2 河北省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燃气(油)供热锅炉房工程.docx
- 内蒙古 12S8 排水工程 DBJ03-22-2014.docx
- 山西省 12S10 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 管道支架、吊架.docx
- 16J601-木门窗标准图集.docx
- 12J8 河北省12系列《 楼梯》.docx
- CNAS-GL37 2015 校准和测量能力(CMC)表示指南.docx
- CNAS-RL02-2016 能力验证规则.docx
- 津02SJ601 PVC塑料门窗标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