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则臣:文学是一个人面对世界的方式.docVIP

徐则臣:文学是一个人面对世界的方式.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徐则臣:文学是一个人面对世界的方式.doc

徐则臣:文学是一个人面对世界的方式   名家档案   徐则臣,1978年生于江苏东海,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供职于人民文学杂志社。著有《耶路撒冷》《王城如海》《午夜之门》《跑步穿过中关村》《到世界去》等。2009年赴美国克瑞顿大学(Creighton University)做驻校作家。2010年参加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IWP)。曾获第四届春天文学奖、第十二届庄重文文学奖、第十三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奖、第四届冯牧文学奖,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2015年度中国青年领袖”。《如果大雪封门》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耶路撒冷》被评为“《亚洲周刊》2014年度十大小说”第一名,获第五届老舍文学奖、首届腾讯书院文学奖。部分作品被翻译成德、英、日、韩、意、蒙、荷、俄、阿、阿、西等语言。   我的写作有着一定的现实主义倾向   王 琪:您好,则臣兄!近几年,您以骄人的小说创作成就蜚声文坛,可喜可贺。从您的作品中不难发现,您主要表现的是对当下生活在北京的“边缘人”的剖析与揭示,以真实的笔触和现代的手法,呈现这一生活在北京和故乡之间群体的种种迷茫、困顿与失意等等。请问您以这种视角投入小说创作的目的和意义何在?   徐则臣:没有刻意选择进入写作的视角,完全是顺其自然,我熟悉这些人,我也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分子。我总是说,我写他们,就是在写我自己。很多想法、焦虑、疑问我们是一样的。如果谈目的和意义,也只能在这个前提下谈才有意义。这群边缘人因为通常生活在阴影下,职业也没那么正大,经常会被妖魔化,其实他们也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回到朋友身边还是讲义气重感情的好兄弟,回到家庭,依然是好儿子、好丈夫和好父亲。我希望能够通过小说,把他们还原为活生生的那个人。当然,作为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几乎必然出现的人群,他们毫无疑问具有某种符号性的研究价值。这些年我的兴趣集中在城市与人的关系上,他们是非常恰切的考察对象。我不敢说看清楚了他们就能看清楚当下复杂的中国现实,但看清楚了他们,很多问题的确会迎刃而解。   王 琪:实质上,则臣兄刚谈到的这些问题,不仅在北京存在,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都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尤其对一个异乡人而言,在回望故乡、审视城市时,大多数人对未来都报以强烈期待,对当下面临的生活忧心忡忡。您在小说创作中,一定有这种潜在的意识,使你担负起责任和义务为这一群人倾心书写,对吗?   徐则臣:责任和义务这个评价有点大,我承受不起,惭愧。我从来没想过要为谁代言,也不喜欢动辄代言的写作,我只是“修辞立其诚”,说我想说的,说我能说的,说我能说好的。如你所知,我的写作有着一定的现实主义倾向,我的确通过关注某些人、某些地域、某些城市、某些问题去关注这个国家。我会认真思考这个复杂的社会现实反馈给我的诸多问题,结果的对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努力深入进去,并以小说的方式呈现出我的思考,我只能保证故事的整个推演过程中我都是真诚的。   王 琪:您不但擅长写长篇,中短篇也写,从您的中篇《跑步穿过中关村》到长篇《耶路撒冷》,您的写作心态一定发生了许多变化,也必然有某种内在的联系,是这样吗?   徐则臣:我从短篇写起,每年都会写。写了好几年短篇才开始中篇,然后长篇。一个好作家未必一定得如此循序渐进,但如果循序渐进我肯定你能获益良多。短篇既是基本功也是艺术的试验场,经过这一关跟没经过这一关在漫长的写作征程中我相信会有所不同的。这不仅仅是从艺术上说,就以小说这种形式把握世界和人,这个递进也是有迹可循的。短篇是偏安世界的一个角落,盯着某一处、某个人、某一朵花,把他们看清楚,看清楚一片叶子上的露珠到底可能有多大、多圆和多亮,看清楚一根针尖到底能有多少天使同时在跳舞。中篇就该是一段生活了,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长度、宽度和深度。当一个作家开始写作中篇,肯定不是因为他变??嗦了,因为语言繁复冲破了短篇字数的限制,拉长成了中篇,而是因为他有了更大的想法和力图梳理一段复杂生活的欲望。在这个逻辑上往下走,那么长篇无疑就是作家萌生了整体上把握这个世界和我们生活的冲动,他要就一个宏阔的时空和茂密的人群发言,他要对丰富、破碎、漫漶的世界作出一个结构性的艺术处理。这与作家艺术上的成熟有关,更与他的阅历和世界的认识的深入有关。从《跑步穿过中关村》到《耶路撒冷》,基本上也循着这个逻辑走的。当然,两者之间有着问题意识的延续性,我让很多人从故乡出来,他们浪迹多年,回去会出现什么状况?这些年一直在路上,于他们的人生,于这个世界,究竟有多少增益和减损,我想看一看。《跑步》涉及到“去”和“来”,《耶路撒冷》全面地兼顾到了“归”“去”和“来”。   文学必须先建立   一个“个人化”的通道   王 琪:文学的主要功用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