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 焊 工 (第四章) 陕汽集团焊接高级技师 张明录 第一节 燃烧与爆炸的基础知识 1 第二节 火灾与爆炸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2 3 第三节 灭火技术 4 第四节 动火管理 第四章、焊接与切割防火、防爆 (1)燃烧 是一种同时放热和发光的强烈氧化反应。 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 ① 可然物质 ② 助燃物(氧或氧化剂) ③ 着火源 一、火灾过程的特点及预防原则 第一节 燃烧与爆炸的基础知识 燃烧的三种类型 (1)闪燃 指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是一种瞬间现象。 闪点是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是表示可燃液体性质的指标之一。 (2) 自燃 指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因受热或自身发热积热不散引起的燃烧。 (3)着火 指可燃物质在空气中与火源接触,达到某一温度时,开始产生有火焰的 燃烧,并在火源移去后仍能持续燃烧的现象。 燃点是一种物质燃烧时放出的燃烧热,使该物质能蒸发出足够的蒸气来维持其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一切可燃液体的燃点都高于闪点。 火灾过程特点: 焊接温度高达6000℃以上,容易使焊件另一端接触的可燃物着火。 焊割作业点与起火部位不在一个立体层面,火灾发生初期不易被发现。熔渣飞溅到到木材、棉纱头等可燃物上,能阴燃蔓延,造成火灾;焊机电源线操作中经常拖拽、磨损,造成绝缘老化损坏,发生短路引起周围可燃物起火。 火灾过程特点: ① 酝酿期 可燃物在热的作用下蒸发析出气体、冒烟、阴燃。② 发展期 火苗窜起,火势迅速扩大。③ 全盛期 火焰包围整个可燃材料,可燃物全面着火,燃烧面积达到最大限度,放出强大的辐射热,温度升高,气体对流加剧。④ 衰灭期 可燃物质减少,火势逐渐衰落,终止熄灭。 火灾预防原则 (2) 防火原则的基本要求① 严格控制火源。② 监视酝酿期特征。③阻止火焰的蔓延采取隔离措施。 ④限制火灾可能发展的规模。 ⑤组织训练有素的消防队伍。 ⑥ 二、爆炸: 物质瞬间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并同时以机械功的形式放出大量气体和能量的现象。分为物理和化学爆炸两大类。 物理爆炸 由物理变化引起的,爆炸前后物质性质和化学成分均不改变。 化学爆炸 物质在极短时间内完成的化学反应。 化学爆炸必需具备三个条件: ① 可然易爆物; ② 可然易爆物与空气混合并达到爆炸极限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③ 爆炸性混合物在火源的作用下。 爆炸过程特点及预防原则 ① 爆炸过程特点1) 可燃物与氧化剂的相互扩散,均匀混合而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到火源即开始燃烧爆炸。2) 由于爆炸连续反应过程的发展,爆炸范围扩大,爆炸威力升级。3) 完成化学反应、爆炸,造成灾害性破坏。 爆炸过程特点及预防原则 ② 防爆原则的基本要求根据爆炸过程的特点: 防爆应以阻止第一过程出现。 限制第二过程发展。 防止第三过程危害为基本原则。 1、在带电和带压力的容器或管道上施焊,焊接带电的设备未切断电源。 2.焊接贮存过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容器或管道,未清除干净,所有孔口没有打开。3、在密闭金属容器或大口径管道内焊接或切割时,容器未可靠接地,通风和排尘装置不良。 4、登高作业时,电焊把线和氧气、乙炔胶管,未固定在工作地点的支架上,焊接材料没有放在稳妥方便的地方。 第二节 火灾与爆炸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火灾与爆炸的原因 5.高空作业时,火花及熔渣随风飘落而引起火灾,焊条头随意乱丢。 6.施焊场地周围有除易燃易爆物品或没有进行覆盖、隔离。 7.在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扩散区施焊时,没有经过关部门检试许可后,就施焊。 8.漏气的焊炬容易发生回火。 9.在调节氧气压力时,氧气瓶阀和减压器沾上油脂,发生回火,在压缩纯氧强烈氧化作用下引起剧烈燃烧。 1.气焊前应检查焊炬是否良好,发现漏气严禁使用,待修复后再继续施焊。 2.不能用带有油脂的手套去开启氧气瓶阀和减压器。 3.焊接容器时要置,其次焊接焊补时要打开所有盖子。严禁焊补未孔洞的密封容器这一安全措施。 4.工作结束应切断焊机电源,并检查工作地点,确认无着火危险后,方可离开。 防治措施 (1)冷却灭火 根据可燃物质发生燃烧时必须达到一定的温度这个条件,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的物质上,使可燃物质的温度降到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停止。 用水冷却灭火,是扑救火灾的常用方法。 第三节 灭火技术 常用的灭火方法 (2)隔离灭火 根据发生燃烧必须具备可燃物这个条件,将燃烧物与附近的可燃物隔离或分散开,使燃烧停止。 这种灭火方法,是扑救火灾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先锋玉米育种试验系统和现代玉米育种有关问题探讨.pdf VIP
- 气瓶使用登记表.docx VIP
- 《新媒体节目主持策略与技巧》课件 第三章 :短视频节目概述.pptx VIP
- 实习生The2015中英表格台词剧本.pdf VIP
- 党史知识竞赛(填空题) .pdf VIP
- 赣科技版信息科技七年级上册 第3课《网络协议》第2课时 教案.doc VIP
- 公平还是效率?北京“摇号”上牌政策分析-来源:现代企业文化·下旬刊(第2018010期)-中国工人出版社.pdf VIP
-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2.pdf
- 外协合作协议合同协议.docx VIP
- 5s管理培训课件完整版.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