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作的思想内容课品.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轼词作的思想内容课品

苏轼词(一) 1、苏轼词的地位 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以诗为词”的创举 3、苏轼词的思想内容 农村词、怀古词、咏物词、抒情词 东坡形象的塑造 苏轼词作中自我形象的塑造 兼济者形象 (当下意义思考:知识分子的责任与良知) 旷达者形象 (当下意义思考:面对人生苦难的突围) 重情者形象 …… 兼济者形象 报国兼济之志 《江城子·密州出猎》 《沁园春·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忧民爱民之心 《浣溪纱·万顷风涛不记苏》 “但令人饱我愁无 ”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旷达者形象 超然物外 随缘自适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重情者形象 兄弟之情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师生之情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夫妻之情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将诗的言志与词的缘情结合起来。 ---以雄大的才力、开阔的胸襟进入词的创作领域 * * * * 学 习 要 点 1、苏轼词的地位 2、苏轼词的具体内容 3、讲读代表作品 2、苏词的开拓之功 -题材 -风格 -意境 -表现手法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 风 波 苏东坡这首词是借题发挥。他胸中的许多感慨和想法因途中的遇雨而触发,而后便借此来抒发自己的感想和心情。 赏 析 即写眼前景,谈心中事;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于是便有了这首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波澜的词来。 思考 本词的思想内容是什么? 借对自然风雨的应对态度 来表达他对人生风雨和政治风 雨的处置心态——他准备要以 不避坎坷,任其自然的态度来对 待眼前和将来的政治风雨和人 生风雨。 《定风波》的思想内容 《定风波》一词是苏轼在贬谪黄州这个特定时期的自我画像。非常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处困境而安之若素,把失意置之度外的精神面貌和阔大心胸。 《定风波》的思想内容 苏轼在乌台诗案谪贬黄州后,没有被痛苦压倒,而是表现出一种超人的旷达,一种不以世事萦怀的恬淡精神。 《临江仙》赏析 悼亡词—【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 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对词的贡献 *

文档评论(0)

ust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