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编制依据和原则
一、编制说明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目的是为该项目提供系统的技术文件指导,合理的施工方法,以确保优质、快速、安全、文明地完成该项工程的施工任务,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最佳的经济效益。本施工组织设计为工程施工的总体控制文件。
二、编制依据
本项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如下:
1、 287省道宜昌市南对河至大老岭(南对河至千斤园)改建工程施工招投标文件;
2、287省道宜昌市南对河至大老岭(南对河至千斤园)改建工程设计施工图纸;
3、招投标文件规定的控制性工期;
4、现场实地考察掌握的有关资料;
5、以往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6、拟投入本合同的资源情况及实际施工能力;
7、国家及有关部委颁发的有关现行技术标准和规范;
三、编制原则
1、全面贯彻执行业主对本建设项目的各项要求和各项有关行业技术标准、技术规范,科学部署,统筹安排,全面负责,确保生态环境,保证进度和质量。
2、科学采取先进的管理模式,精心组织,平衡、交叉、流水作业,均衡生产。
3、集中力量突破重点、难点工程,保证关键工程的工期和质量。
4、推行新技术、新工艺,采取规范化、标准化作业,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
5、强化组织指挥,加强管理,确保环境、工期、质量和安全。
6、文明施工,保护环境,保护文物,树立单位科技先导、以人为本的现代化企业形象。
四、编制标准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3、《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J076-1995
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6、《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 30-2005
7、《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 42-2005
8、《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 60-2008
9、《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10、《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D33-2012)
1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
1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F30-2003)
1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第二章 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287省道宜昌市南对河至大老岭(南对河至千斤园)改建工程位于兴山县水月寺境内,地处兴山县东南部地区,向北对接省道宜兴线。起于水月寺南对河村南对河桥头,与312省道平面交叉,沿吴家河一直向南,途径野竹池,止于千斤园兴山县与夷陵区交界处,全长9.95km。现有道路属于乡村道路,路基宽约3.5~4.5米,路面3.0~4.0米。该路段现有公路路窄坡陡弯急,存在诸多交通隐患。全线老路均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损坏严重,无法承受持久运营的压力,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运营功能渐趋衰竭,难以承受公路在经济发展中先行的作用。为完善区域路网结构,提高交通服务水平,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推动地方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改善当前水月寺镇的运输条件及沿线居民出行。现施工的公路等级为二级,路基宽度为7.5m,行车道为7.0m宽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时速为40km/h。本项目主要工程内容有:路基开挖、路基填筑、砌体挡土墙、水泥稳定基层、水泥混凝土面板、路肩排水沟、桥梁、盖板涵、圆管涵、防撞墙等交安设施工程。
合同工期:350日历天
质量要求:合格标准
二、设计标准
根据交通部颁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之规定,主要技术标准、规范如下:
(一)、主要技术指标
1、设计速度:40km/h;
2、路基宽度:7.5米;
3、路面宽度:7.0米。
4、主要技术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设计速度40km/h 1 路线长度 Km 9.976 2 交点个数 个 137 3 平均每公里交点数 个 13.733 4 平曲线占路线总长 % 83.966 6 圆曲线最小半径 m/个 15/14 7 回头曲线最小半径 m/个 10/2 8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m 10 9 变坡点个数 个 46 10 平均每公里变坡点个数 个 4.5 11 最大纵坡 %/处 10/1 12 最小纵坡 %/处 0.305/1 13 最短坡长 m 60 14 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 m/处 550/1 15 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 m/处 600/2 16 竖曲线占路线总长 % 24.28
主要工程规模及工程数量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路线长度 m 9.956 2
路基挖方 路基土方 m3 25403.0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