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毕氏学到欧氏几何的诞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毕氏学派到欧氏几何的诞生 蔡聪明 前言 欧氏几何的创立,是数学史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破天荒的大事。古埃及与巴比伦的直观、个案的经验几何知识,传到古希腊,Thales 首先尝试用「逻辑」加以组织。接着是毕氏学派,采用原子论 (atomism) 的观点,将几何建立在算术基础上面。毕氏学派主张:点是几何的「原子」,其长度 d 0,因而任何两线段皆可共度。由此证明了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勾股定理与相似三角形基本定理。不幸的是,毕氏的门徒 Hippasus 发现了不可共度线段,震垮了毕氏学派的几何学。后来虽有 Eudoxus 的比例论来补救,但欧氏已不走毕氏的旧路,改采公理化的手法,以几何公理来建立几何。这一段历史非常珍贵,不论是在知识论、科学哲学或教育上,都深具启发性。 当代著名的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I. Lakatos, 1922~1974),在《论分析与综合方法》一文中说得好(详见参考资料 1): 我认为对于希腊几何所能做的最精采工作,是分析欧氏之前的几何 (pre-Euclidean geometry) 及其在产生欧氏演绎系统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大部分的欧氏几何,在欧氏 (Euclid) 给出公理与定义(公元前300年)之前已经存在,正如数论在 Peano 给自然数作出公理化(1889年)之前、微积分在实数系建构(1870年,Dedekind、Cantor、Meray、Heine、Weierstrass 等人的工作)之前、机率论在 Kolmogorov 公理化(1933年)之前,都已经存在。问题在于为何需要公理化?公理化对于数学的进一步发展有什么帮助? 在数学史上,欧氏几何是第一个公理化的知识系统,由定义与公理出发,推导出一系列的定理。我们读欧氏几何都接受这样的推展程序。 然而,公理是怎么得来的呢?为什么要选取这样的公理?公理并不是天经地义的。显然,它们都是经过长期的试误 (trial and error) 才演化出来的。公理有如宪法,都是人们制订出来的,可以挑战,更可以修订或重订。这是欧氏几何产生出非欧几何 (non-Euclidean geometry),牛顿力学被修正成为相对论与量子力学,导致科学进展的理由。 本文我们尝试对欧氏之前的几何学,作合理的重建工作 (rational reconstruction),最主要是重建毕氏学派的几何研究纲领 (the research program of geometry),以及欧氏做出欧氏几何的分析过程。毕氏这一工作虽然没有完全成功,但是却可比美于他为了追寻音律而用单弦琴 (monochord) 所作的第一个物理实验(见参考资料 18),并且也为欧氏几何的诞生铺路。成功是踏着前人的失败走过来的。 一、 ? 经验与逻辑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认为,西方文明对人类的两大贡献是: 1. 古希腊哲学家发明的演绎系统,即采用逻辑推理来组织知识的方法:先追寻出基本原理,再论证并推导出各种结论,总结欧氏几何。 2. 文艺复兴时代(十五、六世纪)发展出来的实证传统 (positivistic tradition),即透过有目的与有系统的实验观察,以找寻真理与检验真理的态度。 爱因斯坦「直指本心」地点明出:经验与逻辑是西方文明的骨干,它们是建立科学与数学的两块基石,缺一不可。知识在「眼见」(经验)加上「论证」(逻辑)的双重锤炼下,才变成真确可信。这是其它民族所欠缺或没有奠下的基础。 经验与逻辑是科学的两只眼睛,它们在十七世纪紧密结合起来,透过刻卜勒、伽利略与牛顿等人的伟大工作,终于产生了近代的科学文明。 ? 希腊奇迹 一般而言,一门学问的发展都是先从累积直观的、实用的、经验的知识开始,储存丰富了之后,才进一步地组织成比较严谨的知识系统。这是因为经验知识难免会有错误、含混、甚至矛盾,所以需要加以整理,去芜存菁。德国哲学家康德(I. Kant, 1724~1804)说的好: 所有的人类知识起源于直观经验 (intuitions),再发展出概念 (concepts),最后止于理念 (ideas)。 最令人惊奇的是,古希腊人将古埃及与巴比伦长期累积下来的经验几何知识,用逻辑锤炼成演绎系统,由一些基本原理(公理)推导出所有的结论(定理)。从「实用」,转变成「论理」之完全「质变」,这就是历史上所称的「希腊奇迹」(the Greek miracle) 之一。 古希腊人将数学提升到可以「证明」并且要讲究「证明」的境界,使得数学变成最严密可靠的知识,而有别于其它学问。这是数学的魅力之一。英国逻辑家罗素(B. Russell, 1872~1970)说「数学最让我欣喜的是,事物可以被证明。」(What delighted me most about mathematics w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