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说木叶》教师版
户县第四中学高效课堂导学案
高二语文必修5《说“木叶”》(1)
课型:新授课 班级: 姓名: 组名:
日期:2014年 月 日 主备人:雷瑞霞 备课组长:史华蓉
【学习目标】
1、品味文中诗句,理解古代诗歌中“木叶” 意象的意蕴;比较 “(落)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2、初步培养学生感悟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丰富意蕴,提高诗歌的阅读欣赏能力。? 【独学环节】
独立思考,实事求是,锲而不舍,以勤补拙 笔记、反思 一、知识链接
1、作家作品
林庚(1910-2006),字静希祖籍福建福州,生于北京。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1933年毕业后留校任朱自清先生助教,同年出版第一本诗集《夜》,《春野与窗》《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等诗集。对于新诗的形式、中国古典诗词有独到的研究释 题:?“说”属于议论文体,本文是文化随笔(文艺短评);“木叶”是文章论题,本文是就古诗中“木叶”意象进行分析说理。?
二、摘录课文中的诗句
【对学、群学、探究质疑环节】
在合作中提升学习的兴趣 在探索中追求知识的真谛 笔记、反思 三、1.请快速浏览文章第1、2段,说说文中引用大量诗句是为了说明一个什么现象?
2“木叶”到“落木”,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其关键点在哪?(请从第3段中找答案)
3.读第四段,请思考: “木”一般用在什么场合?
4. 品味诗句“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比较诗中“高木与 “高树的不同意味。(方法提示:朗读感悟,划出文中关键词句,相互讨论交流)
5.、概括“木”个艺术特征:? 作业: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________。?(2)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________的形象。?(3)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________,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A.启示??钟爱??奥秘???????????????B.启发??钟爱??奥妙C.启发??喜爱??奥秘???????????????D.启示??喜爱??奥妙
2.下面诗中“柳”这一意象,表达的情感不尽一致,试作一点辨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唐彦谦《垂柳》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更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
曾巩《咏柳》
探究答案:1:、“木叶” 为历代诗人所钟爱。
2.在“木”字
3.秋风叶落的季节中
5. 它“木”比“树”更显得单纯,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课堂检测?一、1.解析:A.萧萧xiāo落木;B.无妨fánɡ;C.漂泊bó。?答案:D?2.解析:A.垂—唾,奈一耐,B.奇一其,团一谈,D.捍一悍。?答案:C
?解析:1.答案:B
2。“启示”,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启发”,阐明事例,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钟爱”比“喜爱”程度更深;“奥秘”,奥妙神秘;“奥妙”,(道理、内容)深奥微妙。?思路导引:要从词义的轻重上来辨析词语,如“震动”指一般的摆动或摇动。而“震荡”是持续的、轻微的摆动或摇动。也可以是程度、高低不同的辨析。
作业:贺诗:亭亭玉立,碧绿丰茂,枝条分披,细叶精致。诗人借咏柳赞美春色的美丽和自然的活力。
唐诗:纤柔轻盈,妖媚多情。反衬邀宠取媚的小人的无耻和朝政的腐败。
曾诗:乱条狂舞,柳絮纷飞。讽刺攀附权贵、得势猖狂的奸佞之臣。
户县第四中学高效课堂导学案
高二语文必修5《说“木叶”》(2)
课型:新授课 班级: 姓名: 组名:
日期:2014年 月 日 主备人:张丽 备课组长:史华蓉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独学环节】
独立思考,实事求是,锲而不舍,以勤补拙 笔记、反思 一、自主研习
1.本文写“木叶”真正目的是什么?诗歌语言暗示性问题到底是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七巧板》完整版教学课件.pptx VIP
- 定时交通灯控制设计.pdf VIP
- 浙大中控DCS系统操作规程.doc VIP
- 学校家长安全责任书.docx VIP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分数混合运算 基础测试题.doc VIP
- 2025至2030中国食用油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docx VIP
- 10.3 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和终止(政策与法律法规 第7版).pptx VIP
-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5年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深圳初一数学下学期期中模拟测试题(带答案).pdf VIP
- 2023年春国开(甘肃)《个人理财》形考任务1-4题库.docx
文档评论(0)